直到下午快下班,姚遠才從美美那邊回來。張主任就在他辦公室里等著他,把這幾天的情況都和他詳細的說明白。
杜鵑來接張主任下班,在他辦公室里沒找著他,反倒在姚遠辦公室里找著了。
姚遠什么事兒都不會背著杜鵑,就讓杜娟給張主任媳婦打電話,告訴他晚一些回去。
張主任不走,杜鵑也走不了,張艷也只能等著。
姚遠一下子就想到,張軍兩口子嫌他媽做飯不好吃,肯定是在趙小娥的飯館里吃了回來,家里就他張嬸和孫子兩個人了。
他就從杜娟手里接過電話來,告訴他張嬸,干脆就別做飯了,到我們家吃去得啦。我們在廠里說事兒,且得等一陣子呢。待會兒回去,也是直接去我們家吃。
姜姨是個好客的主兒,心里始終感激張主任過去對姚遠和自己家的照顧。張主任一家回來了,她也經常過去。家里有好吃的,就非得逼著姚遠去把張主任一家都喊過來,大家一起吃。因此,張主任一家也就經常去姚遠家吃,兩家并不陌生,反倒比一起在礦機一村住著的時候,更親近了。
姚遠都這樣說了,張主任媳婦也就不堅持,鎖了自己家門,領著孫子奔姚遠家去了。兩家相距不遠,走著一會兒也就到了。
這邊姚遠就趕緊再給姜姨打電話,告訴姜姨多準備張主任一家的飯。
忙活一陣,這才顧得上聽張主任繼續說職管會開擴大會議,想著修改制度的事兒。
其實,修改制度這事兒,自張主任來了,也不是發生一回兩回了。
他成立管委會,領著管委會幾個常委,對所有制度都進行了學習和討論,大家也提出了許多不合理和對職工不利的地方。
既然不合理,就得設法修改,讓它變得對職工有利。他就再組織擴大會議,把生產管理干部叫上一起開會,討論修改。
只要大家開會能達成一致,姚遠也不反對修改制度。
制度就是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的嘛,中途修改是必然的。事實證明,經過大家這樣反復討論修改,礦機的制度,倒比美美制衣原來的制度,實用多了,也公平多了。
姚遠還把礦機修改后的制度復印,轉給大廈集團孫、李兩位副總,讓他們做參考,討論大廈集團下屬企業,是不是也要修改部分制度?
修改制度,既然經過了所有干部討論,都沒有異議,那就修改唄。
小劉的事情,他早就聽說了。可是,他不能隨便插手。礦機既然有了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也有了張主任的管委會為職工說話,他就得等著他們商量的結果。
一個企業,最忌諱的,恐怕就是老板越過制度去,隨便用自己的意志和決定,來替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