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他覺得吃東西不需要花一分錢?
考慮到在搬運送礦煤時閻解成立下的貢獻,李先生自然不會吝嗇。
從兜兒里拿出一張糧票交給他。
閻解成興高采烈地接過它,并屁顛屁顛地,帶著糧票來到了餐窗口再添了一碗糙面條米飯。
此時,連著咸酸菜都已經沒得吃了。
閻解成就像不知饑渴似的,僅花了三五分鐘就干凈利落地將那盤米飯吃進肚子里。
此景象讓劉清泉和老鄭紛紛嘖噴贊嘆:
"看他體型雖然不算強壯,飯量卻是驚人啊。"
"往后若哪戶人家嫁出去的女兒要遇到他這樣的人當丈夫,家里怕是日子難過嘍。"
對此情景,閻解成一時半刻欲開口解釋平時食量并不多,卻又擔心自己的口音將食物都從喉管擠出來的尷尬情況出現,便不敢輕開口。
年長者銳利的目光在閻解成的身體上下審視,最后鎖定在他鼓囊囊的小腹上。
"偷帶東西了?"
閻解成:"..."
就多吃了幾碗飯而已嘛,至于這么瞧不起俺?
在知曉閻解成只是吃得太飽時,長者搖了搖頭,轉向了李愛國,說道:"司機同志,給你的水箱注滿煤水,隨時候車起行。"
此時,他也遞給了李愛國一份「票據」。
李愛國跟著長者一同到了火車站內,確認了煤水貨車的狀態,在票據上簽下了名字。
遇見到運煤貨車還在鐵軌旁停擺的情況,李愛國并未耽誤事情,立刻步入列車,準備起航啟程。
不想就在這一時刻,火夫老鄭的難題又來了。
要知道,在他此前的操作中,盡可能采用壓減煤炭的方法,并維護爐膛不致熄滅。
按照邏輯推演,只需添加新燃料,則因底層余溫的作用,應能即刻引發燃燒反應。
可現實情況卻并非如此:
-前兩天剛下過陣雨,站場中的散煤已遭淋濕。
-如今填入,非但未引燃,反差點將底火覆蓋殆盡。
能堅持這么長時間的微焰,若是現在被撲滅,那就全前功盡廢了。
李愛國立即拉開車門跳出站內,直面即將輪崗的長者。
"大叔,爐心眼看要滅,麻煩再準備一些引燃物。"
聽聞此話,長者的神情瞬間緊繃,迅速意識到了問題的危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