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忖了一番,趙國陽就緩緩開口道:“我覺得,面對現在這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年代,咱們華夏應該提倡一種的新的工業化模式。”
“新的工業化模式?是怎么個意思?”李儒聞言就是一怔。
“所謂新的工業化模式,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說白了,就是一個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
“呃,國陽提的這個概念倒是比較新穎……”李克儉摸了摸胡須道。
“你給我和李儒司長詳細講一講,這個新的工業化模式,有些什么特點。相比咱們過去的傳統工業化模式,又有些什么優勢呢?”
李克儉說完之后,趙國陽就挺直了身子道:“首先,這種新的工業化模式,是由信息化帶動的,有利于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
“從目前世界各大工業強國的發展來看,他們已經漸漸拋棄了原有的大規模、大投入的模式,改為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
“這樣的改變,使得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能夠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趙國陽頓了頓,繼續說道:“另外,這種新型的工業化模式,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
“因此,在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方面,這種模式能夠提供更為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國內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后勁。”
“最后一點就更為明顯,就是這種新型工業化模式,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趙國陽語重心長的說道:“自從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咱們國家每一年的大學生招生數量,都在穩步提升。”
“在我看來,可能用不了十年八年的,咱們國家的大學生數量,就能有一個突飛猛進的增長,畢竟,咱們的人口基數擺在這兒……”
“唔,我大概明白國陽你的意思了!”
聽到這里,李克儉就認同的點了點頭道:“你是覺得,咱們國家的人才儲備是一個潛在的優勢,是可以大力挖掘的,對吧?”
趙國陽“嗯”了一聲道:“是的,李老。就說我們金陵理工大學吧。我剛剛畢業兩年,今年我們機械學院的招生人數已經是我那時候的兩倍了。”
“而且,這個數量還在持續的增加之中,也就是說,未來咱們華夏比之西方國家一個最大的優勢,就在于人才資源方面,而新型工業化模式的推動,無疑正契合了咱們華夏的這個優勢……”
趙國陽講完之后,就在一旁正襟危坐,等著李老和李儒司長消化自己講述的內容。
過了半晌,李克儉終于開聲道:“國陽,你剛剛的這番對于新型工業化模式的論證,真是讓人耳目一新。”
“是啊,咱們國家為實現工業化,已經奮斗了將近半個世紀了。”
“在這幾十年間,咱們國家把一個落后的農業大國,建設成為現在這樣,擁有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并有少數一部分達到現代化水平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這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對比西方工業強國來說,咱們國家的工業化任務還遠遠沒有完成。”
李克儉嘆了口氣道:“從總體上,咱們國家的工業化,還是處于一個比較低級的階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