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趙國陽正和李克儉、李儒二人不緊不慢得講著自己對西方國家工業體系的理解和認知。
聽了他的這番言語,李克儉就是喟然一嘆道:“想要創建完整的工業體系,何其難啊……”
“尤其是現在世界各國在工業方面的競爭如此激烈,想要在這么多工業強國的環伺之下脫穎而出,實在太難了。”
趙國陽十分認可的點了點頭道:“李老說的是,建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對咱們華夏來說,暫時還是力有未逮,但是咱們完全可以集全國之力,先爭取把重工業體系給建立起來的!”
聽到這里,李儒就有些明白過來。
他眨巴眨巴眼睛道:“趙研究員,你的意思是,咱們華夏可以現在重工業這一個大項上尋求突破,然后再慢慢往長遠的目標靠攏?”
“對,就是這樣沒錯。”
趙國陽揮舞手臂,繼續解釋起來:“早在十八世紀,工業革命爆發以后,西方發達國家就率先建立了重工業體系。”
“這個體系的建立,使得這幾個國家,得以在一個接近自由貿易的世界體系中占據了優勢。并且,還能通過多方貿易,來鞏固這種地位。”
趙國陽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二戰之后,除了這少數幾個西方強國之外,其他國家均未能建立獨立的重工業體系。”
“因此,在這些國家中。最強大的經濟集團,都是組織本國原材料和簡單勞動力出口、進口先進工業產品的買辦經濟集團。”
“從短期來看,向自由貿易體系中出售更多的資源和勞動力,進口更多的先進產品也確實提高了利潤。”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沒有重工業體系的落后國家,會一步步喪失本國的工業基礎,最終被西方國家牽著鼻子走。”
趙國陽的這番講述,讓李克儉和李儒二人陷入了深思之中。
確實,華夏在改革開放之中,很多方面都在大踏步的縮小著和西方國家的差距。
但是在重工業方面,國家的底子還是太薄了一些。想要迎頭趕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辦公室里沉默了好一會兒,李克儉才幽幽嘆了口氣道:“國陽你的這一番言論,真應該在全國性的工業研討會上講一講,發人深省啊!”
聽了這話,趙國陽連忙謙遜了兩句。
另一邊,李儒在感慨趙國陽的目光深遠之時,就隨口問道:“趙研究員,你對世界各國以及咱們華夏的工業體系如此熟悉。那你有沒有什么辦法,能讓咱們盡量快一些縮小和西方國家的差距呢?”
“呃,辦法談不上,只是一些個人的見解,未必作準。”趙國陽有些遲疑道。
聽他這么一說,李克儉也來了精神。
這位大佬稍微動彈了一下,換了個坐姿道:“國陽,你就不要謙虛了,有什么看法就直接說,我還不了解你啊?”
被李老這么一說,趙國陽就有些訕訕,再不說的話,感覺自己倒好像是故意拿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