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鮑安俊這個對外貿易部“非洲司”司長,對非洲各國的情況還是十分了解。
就地理上來說,趙國陽推薦的這條路線也是十分適合。
從埃塞俄比亞到蘇丹,再到喀麥隆都是一條線上直接下來。
而第二個重點訪問國家尼日利亞,同樣是在這條線的最遠端。
當然,訪問完尼日利亞之后,無論是去安哥拉還是南非,那都是另外一條線。
不過,非洲大陸的面積實在太大了,重點國家的分部也很分散。
在這種情況下,代表團要想完成這一次的訪問之旅,也確實不可能一條線就能走完。
……
經過五個小時的漫長飛行,趙國陽和代表團一行總算是抵達了第二個目的地——蘇丹。
這是非洲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位于非洲東北部、紅海沿岸、撒哈拉沙漠東端。
其國土面積1886068平方公里,在非洲僅次于阿爾及利亞和扎伊爾。
蘇丹經濟結構比較單一,以農牧業為主。其工業落后,工業基礎十分薄弱,對自然及外援依賴性太大。
即使在經濟發展普遍不行的非洲,蘇丹也是比較落后的存在。
但是因為國土面積廣闊的緣故,蘇丹的礦產、石油、天然氣和木材等自然資源是十分豐富的。
根據趙國陽手頭的數據,蘇丹全國的主要礦物資源儲備中,鐵約3億噸,銅900萬噸,銀約9000噸,石油約5億噸,都是非洲排名前列的。
在這些礦產資源之中,最讓趙國陽心動的是,蘇丹這個國家的鉻儲備,足足有70萬噸,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
在九十年代初,人們對鉻元素的了解還不夠深刻。
但趙國陽卻知道,隨著全球冶煉技術的不斷提高,鉻合金很快便會風靡全球,成為制造不銹鋼、汽車零件、飛機零件的重要原材料。
作為未來科技中最重要的金屬之一,以不同百分比熔合的鉻鎳鋼千變萬化,種類繁多,令人難以置信。
眼下對于趙國陽來說,能夠在這個時期控制一處鉻鐵礦,對未來自己的工業帝國的建立,自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因此蘇丹這一站,雖然不是貿易投資促進團此行最為重視的三站之一,卻是趙國陽十分看重的一站。
當飛機緩緩在蘇丹的首都喀土穆機場停下的時候,下方揮舞著五星紅旗的迎接隊伍中,就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
“總算到了!”透過玻璃看著下方的人群,坐在趙國陽對面的鮑安俊長出了一口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