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如今卻和當初大不一樣了,雖然皇權不是太張,可蔡京這位太師兼宰相的大權可是極重,而且他還最善于柔媚順主。當皇權和相權完全合在一起后,朝臣就不再是對手了。
因為以往觸怒皇帝雖然也會被貶官,但名聲卻會大漲,而且用不了多久又能被重新召回朝中重用。但現在,有了蔡京從旁下手,情況就完全不同了。一旦真被貶官離京,那這些官員就再也別想活著回來,蔡太師可是有著各種手段在其任上就將官員打倒批臭,最后身敗名裂,不死都算是幸運的。
正因如此,現在大宋朝堂之上奸臣當道,正道不彰,即便有那心存百姓社稷者,也只能苦苦啞忍,卻無法真為國做些什么了。倒是像高俅、梁師成這樣的奸佞弄臣,個個地位顯赫,權柄極大,一呼百諾。
既然明著反對只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這些官員就只能另尋他途了。而對這些個文官來說,最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質疑孫途在江南的軍功,以達到釜底抽薪的效果——只要朝廷不必再重賞江南兵馬了,那這個什么抵贖之法不就不用推行了嗎?
想明白了這些,許多臣子就圍繞著孫途湖州一戰大作文章,認為此番大捷尚有不清不楚的地方,朝廷如此重賞怕是有濫賞之嫌;又或是認為敗敵數量有所虛報,必須派官員南下查問才能做準……反正是各種挑刺懷疑,只為了否定孫途及山東軍的功勞。反正朝中文官在對上武將時一向就有優越感,更看不上他們的功勞,這時自然是隨意胡說,完全沒有半點顧慮了。
有見于此,高俅也順勢開始推波助瀾,打算就這么把孫途定性為偶有小勝,難言大功。
就在朝中風向往這邊而動時,江南卻再度傳來一道捷報,瞬間就讓滿朝官員都住了嘴——蘇州城外,大宋官軍圍殲一萬多反軍偏師,幾乎全殲敵軍,再取大勝!
前后只五六日間,江南就連續大捷,這實在太過振奮人心,就連東京的百姓都歡呼雀躍不已,這下朝廷就算想省著不給封賞都不可能了。而抵贖之法,也在這等情況下得以順利通過推行……
而到了這時候,許多人的注意力都已經從這道法令轉移到了江南的大局上,連續的大勝讓君臣百姓都歡欣鼓舞,覺著離平定江南賊亂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朱勔更是早被趙佶拋到了九霄云外,這時要是有人再問他關于朱勔之事,他只會說一句,死得好!
&&&&&
勞動節雖然是法定假期,但像俺這樣勤勞的作者當然不會出現斷更這樣的事情了。。。。。所以,也請各位書友也勤勞一下,投幾票吧,月票和推薦票都可以啊。。。。畢竟今日月初,正是投月票的好時候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