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視野回到歐洲,戰爭依然在繼續。
在意大利方向,哈布斯堡和弗蘭茨二世皇帝繼續在向蒂羅爾方向調兵遣將,如果算上卡爾大公的殘部,奧地利已在此集結了5.5萬兵力。此外,曼圖亞要塞還有1.4萬奧軍。
與此同時,由于法屬意大利軍團的軍需補給線,從大本營尼斯到曼圖亞,被無限拉長到400多公里。以至于拿破侖不得不將大部分兵力分布在補給線沿途的交通要道。時至今日,這位意大利軍團的總司令手中能夠實施機動作戰的部隊不足4萬。
7萬奧軍對陣4萬法軍,優勢在我!
針對這一情報,弗朗茨二世和帝國樞密院都信心十足。皇帝指示奧地利遠征軍司令官貝勒加德伯爵中將,務必狠狠打擊不可一世的法國佬,借助一場酣暢淋漓的勝利,盡早走出帝國之前在中南德意志戰場失敗的陰霾。
原本,維也納方面希望卡爾大公能繼續擔當意大利遠征軍的司令官。然而,深受癲癇病折磨的哈布斯堡王子,由于今年以來在德意志戰場的一連串重大失敗,早已身心疲憊,拒絕了這一任命。
不過,卡爾大公還是接受了哥哥弗蘭茨二世的另一項任命,擔當樞密院的總軍事顧問,也就是奧地利最高軍事委員會主-席。
9月中旬,回到維也納的卡爾大公一上任便銳意實行軍事改革果斷廢棄舊的軍事制度,認真吸取法蘭西和老對手安德魯的建軍經驗和作戰思想,計劃改編奧軍,實行師團與軍團的編制。
在卡爾大公的規劃方案中,還需要組建一個集-權的總司令部,統一指揮全軍;接著創建軍事院校,推行預備兵役制度;革新軍隊編制,將騎兵編成數個獨立軍團,把分散在各步兵營的炮兵集中起來組建成炮兵聯隊,并設立戰地醫務隊、軍馬補充隊和軍郵局,還實行軍用物資就地征集制度,減輕軍隊運輸的負擔……
由于擔心法國-軍隊不講武德的先發制人,提前向奧地利腹地發動進攻,卡爾大公隨即建議弗蘭茨二世皇帝,在哈布斯堡家族擁有的奧地利大公國、波西米亞王國、匈牙利王國,以及克羅地亞大公國,籌建一支數量高達20萬人的后備軍。以應對法蘭西共和國有可能的進攻。
而在另一個時空中,面對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瘋狂進攻,在經歷了卡爾大公軍事改革后的奧地利,居然一口氣動員起了34萬大軍,差一點就將拿破侖和他的大兵團困死于阿斯佩恩-埃斯林一線。
回到維也納的卡爾大公除了馬不停蹄的開啟他一系列軍事改制外,還竭力說服了弗蘭茨二世皇帝,讓卡爾大公曾經的參謀長貝勒加德伯爵中將,接替“年事已高,身染重病”,無法履行職責的博厄利元帥,擔當奧屬意大利遠征軍的新一任司令官。
真實的情況,的確是心灰意冷的博厄利元帥拒絕出任奧軍司令官,這才給了貝勒加德伯爵這個機會。
然而在皇帝的心目中,奧地利遠征軍司令的最佳人選,應該是自己的導師,61歲的陸軍上將約瑟夫.阿爾文齊。
偏偏不湊巧的,是阿爾文齊在卡爾大公回到維也納的前幾天感染了重度風寒,目前已經臥床在家一周。
盡管弗蘭茨二世的內心依然在猜忌卡爾大公是否在這一過程中耍弄了什么陰謀詭計,然而軍情緊急,在一番權衡利弊后,皇帝最終簽署了對貝勒加德伯爵的委任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