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埃瑪的丈夫漢密爾頓爵士卻竭力贊譽這位英國海軍指揮官,認為他“有朝一日會震撼世界”。
等到晚宴結束時,納爾遜就被那個有著活潑天性和傾城容貌的貴婦人所深深吸引,以至于連續好幾天都留在英國駐那不勒斯公使館里,直到地中海艦隊的副指揮派出了兩波信使才將他們的司令官叫了回去。
臨走前,納爾遜信誓旦旦的做出保證,英國艦隊將認真履行漢米爾頓公使與法國特使塔里安達成的那一份“君子協定”。
10月中旬,當安德魯和他近衛師團抵達尼斯的時候,身為意大利軍團特派員的塔里安,已從米蘭趕來迎接。
期間,塔里安將自己與英國駐那不勒斯公使達成的口頭協議,向安德魯做了匯報。閑暇之余,塔里安還談及了漢米爾頓公使的妻子埃瑪,與英國遠征軍指揮官納爾遜的風流韻事。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此刻,有了興趣的安德魯丟下塔里安,叫來隔壁房間的秘書,令其致信已遠在羅馬的副官薩瓦里(戰時)上校,指示后者與軍情局立刻收集漢米爾頓公使,其妻埃瑪,以及納爾遜三人的相關情報。
等到克萊爾出門后,一直緘默無語的塔里安這才對著安德魯問了一句。他說:“你怎么也對這種緋聞事件感興趣了?”
安德魯聳了聳肩,笑著說道:“呵呵,我只是對納爾遜感興趣罷了。至于什么原因,你以后就會知道了。”
另一時空中,漢米爾頓、埃瑪與納爾遜,這種不名譽的“三人行”關系,如果放在以浪漫著稱的法國,或許可以演變成一種引人入勝的愛情小說故事。
然而,保守的英國社會卻對此絕不能接受。與出身卑微,聲名放浪的埃瑪發生不道德的關系,無疑是一件驚天的丑聞,會令納爾遜的家人朋友反感到極點。
就對于當時的英國上流社會而言,私通情人、包養情婦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沒有什么不得了,但已婚男女公然同居卻是萬萬不能容忍的,哪怕情人無數的花花公子都可以指責他們道德淪喪。
這件事情自然成了轟動一時的大丑聞。讓納爾遜的政敵們大喜過望,趁機大肆攻擊。
不過,安德魯也知道事情的結果。那是在海軍部大佬的庇護下,納爾遜最終以休假的方式,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這一次榮譽危機。
在最后的特拉法加海戰中,納爾遜以自己的生命作為代價,圍殲了法西聯合艦隊,繼而成為英國人的民族英雄。
依照安德魯的分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納爾遜就會在明年出現于進攻哥本哈根的英國遠征艦隊中。
一旦納爾遜和英國海軍在厄勒海峽遭遇損失,加之隨后登陸荷蘭(巴達維亞)的失敗,再輔助以極不道德的“三人行”緋聞,一定會讓那個崛起中的“英國戰神”折戟沉沙,最后解甲歸田。
作為法蘭西的執政官,安德魯盡管年輕,但早就失去了血氣方剛,意氣用事的階段,可以用一句“穩如老狗”來形容。
對于另一時空戰勝過法軍的敵方指揮官,諸如納爾遜、蘇沃洛夫等人,安德魯并沒有興趣在戰場上擊敗他們,而是竭力讓這些敵國精英上不了戰場,盡可能的減少己方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