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翻越阿爾卑斯山,抵達小城庫內奧后,安德魯一連數天都沒有動身趕路。那是他逗留此地,只為等待在都靈的塔里安回來。
就在一周前,撒丁-皮埃蒙特已年過七旬的老國王,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三世因病去世,舉國悲傷。
這位阿梅迪奧三世在1773年繼位之后,一直致力整頓官僚及軍事兩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贏得了不少國民的好感。
然而在法國大革-命爆發后,撒丁卻在奧地利與西班牙的慫恿下,選擇對抗共和國。哪怕是在西班牙正式與共和國媾和后,撒丁依然在英國與奧地利的支持下,繼續與強大法軍保持著軍事對抗。
今年上半年,拿破侖帶領的意大利軍團接連在蒙特諾特戰役、米勒西米歐戰役及蒙多維戰役中打敗了奧撒聯軍。
最終,面臨法軍兵臨城下的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三世,不得不簽署了喪權辱國的《巴黎條約》及退出第一次反法同盟。
不僅如此,這份《巴黎條約》亦令撒丁王國失去在意大利西北的薩伏依公國及尼斯。不久,急火攻心的撒丁國王因腦溢血而病倒在床,熬到10月中旬才撒手人寰。
收到撒丁老國王病逝的消息后,還在尼斯的安德魯隨即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委派塔里安作為共和國的外交特使,前往都靈吊唁剛剛過世的撒丁國王,并會見新國王維托里奧·阿梅迪奧三世的長子,卡洛·埃馬努埃萊四世。
事實上,安德魯的一個目的,是讓塔里安細心觀察撒丁新國王對法國特使的反應而已。
盡管穿越者已經知道無論是現在45歲的埃馬努埃萊四世,與其37歲的親弟弟,未來的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都屬于反對法蘭西共和國的保守派君主。
在另一時空中,為了應對法軍的威脅,撒丁的新國王埃馬努埃萊四世效仿共和國頒布了《普遍兵役法》,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度,使民兵制度與正規軍隊有機結合。
這一改革不僅調整了民兵組織結構,還加強了他們的訓練,使得他們在戰場上變得更為強大。由維護地方治安擴展到支援正規軍,民兵成為撒丁王國軍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至于在1798年的法撒戰爭中,儒貝爾指揮的意大利軍團在攻占皮埃蒙特時,付出了比起1796年戰爭更為昂貴的代價。
一旦塔里安帶回來的消息,充分印證了安德魯的“猜測”,那么法蘭西的獨-裁者必將促使埃馬努埃萊四世,成為撒丁王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國王,沒有之一。
這就是安德魯為什么要將近衛師團和第九軍帶到意大利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僅如此,安德魯還通過塔里安,旁敲側擊的詢問未來的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是否愿意將他的大女兒,年僅4歲的瑪麗亞·貝亞特麗切·維托里亞·朱塞平娜,與安德魯的雙胞胎私生子中的老二,即將滿2歲的路易斯訂婚。
去年的時候,安德魯還計算將在中南德意志的法蘭克尼亞(弗蘭肯)建立一個大公國,扶持二兒子路易斯上位。
然而,待在波斯坦王宮的弗里德里希·威廉二世在看到法蘭西軍隊如砍瓜切菜一般,殲滅了20多萬德意志聯軍后,這位邁入風燭殘年,但依然有著相當政治智慧的普魯士國王,其心態也很快發生了變化。
8月份的時候,一名普魯士密使帶來了威廉二世的親筆信,后者明確告知安德魯,普魯士已不再支持法蘭克尼亞公國的建立,也告誡法蘭西第一執政官不要讓法軍入侵哈布斯堡的核心統治區域。
威廉二世的出爾反爾之舉,令安德魯一度惱羞成怒,將房間里所有能看到的壇壇罐罐,全部都“賣了個精光”。
看著滿地的破瓷爛瓦,安德魯很快就冷靜下來。
的確,有了大量近代高科技開掛,以及無所不知“懂王”的加持,法國-軍隊在德意志戰場上的表現過于耀眼,在令軍事評論家們大跌眼鏡的同時,也讓各國君主對安德魯和共和國心懷恐懼。
如果設身處地的站在威廉二世的立場上來看,安德魯也會對自己生出警覺之心,擔心變成下一個“太陽王”。那是安德魯從不掩飾他對黎塞留公爵和路易十四的欽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