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的做法,就是專檢軟柿子捏。沒辦法,英格蘭太強,俄羅斯太大,普魯士太熟,奧地利太麻煩,所以意大利就太好了。
18世紀的意大利半島,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歐洲強國的狩獵場,一個見者有份的共享殖民地。
此時,法國不僅成功獲得了薩伏伊公國和尼斯,還將奧地利的勢力從波河平原與米蘭趕走,雖說后者依然占據托斯卡納大公國與曼圖亞要塞,但沒人再看好神圣羅馬帝國在意大利的統治。
至于英國,它的主要精力放在有著地中海戰略位置的那不勒斯王國,那位漢米爾頓公使一直慫恿費迪南四世,遠離同為波旁王朝的西班牙王室,接受英國和奧地利的保護。
對此,西班牙的意見非常大。所以,戈多伊首相一直希望法國-軍隊能進攻意大利南部,繼而配合西班牙王室重新獲取那不勒斯王國的控制權,即宗主國的權利。
就在兩周前,經過多次的討價還價,西班牙首相戈多伊與法國駐馬德里大使肖弗蘭侯爵最終達成了一份《1796年馬德里補充密約》。
該補充密約規定:西班牙王國將在1797年2月左右,組織一支遠征艦隊,包括步騎兵1.5萬人,攜帶20多門火炮,前往海地島(即伊斯帕尼奧拉島),并與該島上的5千法屬殖民地軍隊配合,一同鎮壓該島的數十萬黑奴暴亂。
等到與美國關系緩和之后,新奧爾良總督府也將派出8千左右的北美志愿軍,參與到圍殲海地叛亂黑奴的軍事行動中。
一旦黑奴暴亂全部平息,西班牙承諾將東面的圣多明克(今海地),這個曾流淌糖和蜜之地歸還給法國。
而作為回報,督政-府也將派出法軍,于1798年之前,將“不得人心”的費迪南四世趕下那不勒斯國王的寶座,再度讓那不勒斯王國重新回歸馬德里的波旁王室。
在得知密約簽署后,安德魯心中總算是松了一口氣。那是他擔心西班牙首相戈多伊沉不住氣,要向英國討要直布羅陀要塞與那不勒斯的控制權,繼而與英國打一場必輸的海戰。
在另一時空的英西圣文森特角海戰中,納爾遜指揮的英國艦隊以少勝多(15對比27),西班牙艦隊在數量上占有絕對優勢,不論是火炮數量,還是士兵人數。
然而,海戰的結果卻是西班牙艦隊有4艘戰艦被俘,10艘受重創,被擊斃和俘虜的人員達5000余人。至于納爾遜和他的英國艦隊,基本上沒有什么損失……
此外,對于遠在千里之外的柏林與圣彼得堡而言,普俄兩國在意大利半島沒有什么特殊利益,自然不太關心法國人、西班牙人、英國人與奧地利人在此干了什么。
在處理了撒丁王國的一堆爛事之后,安德魯繼續向西北方向的米蘭進軍。
依照他之前與塔里安的商議結果,貝西埃爾指揮近衛師團的1.5萬人將以保衛法軍后勤補給線的名義,駐防于王都都靈以南,僅有46公里的維利亞里諾與馬雷內一線。
未來一周內,如果撒丁國王卡洛·埃馬努埃萊四世拒絕了法國特使的“善意勸告”,不愿意將王位傳給他的弟弟,維托里奧-埃馬努埃萊一世。那么,貝西埃爾就將揮師北上,威逼撒丁王國的首都。
一旦局勢發展到需要圍城或攻城的時候,安德魯也會調集旺達姆的第九軍,在72小時內趕來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