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兩次,意大利軍團早已徹底掃清了曼圖亞的外圍防御堡壘與兵營。可即便如此,也僅有南面的法軍可以將炮兵陣地推進到曼圖亞城下。
之所以在南面,那是曼圖亞的東西北三面都被遼闊的湖泊環繞,而湖面兩岸間的寬度基本上都超過了1千5百米,因此在上述三個方向,不太適合部署傳統的火炮陣地。
因為在18世紀晚期,無論是12磅的野戰火炮,還是24磅的攻城重炮,它們的有效距離都不超過1千米,實際為八、九百米之間。雖說,兩種重炮的最遠射程勉強達到2千米,但也是“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基本上沒有什么殺傷力了。
不過,等到法蘭西執政官抵達曼圖亞前線后,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奧地利觀察哨驚訝的發現,在曼圖亞北面與東北方向,距離城池2.5到2.8千米的位置,法軍似乎在部署著兩個炮兵陣地。
這當然不是普通的攻城炮,而是可以發射100公斤實心炮彈和20磅高爆彈,射程高達4千米以上的“勝利者”臼炮,一共20門。
此外,另有8門“勝利者”臼炮被部屬在南面陣地,靠近沼澤地一帶。
不僅如此,法國還在4艘以風帆和劃槳作為動力的巡邏炮艇后面,拖拽了8門勝利者臼炮,可以迅速從湖面向曼圖亞城中,發射臼炮炮彈。
上述36門大口徑的“勝利者”,就是在米蘭兵工廠緊急建造的。10月上旬,這些攻城利器就跟隨近衛師團來到了曼圖亞前線,而且它們的有效射程足以覆蓋整個曼圖亞城。
由于英國海軍軍械所已在半年前,成功仿制出“勝利者”臼炮,據說即將出售給奧地利軍隊,作為日常軍援的一部分。
基于此,安德魯隨即下令,不再將這種技術含量不高的大口徑臼炮當作秘密武器,而是逐步授權包括米蘭兵工廠在內的多個境外兵工廠實施建造。
為了對付曼圖亞要塞,安德魯將大殺器“勝利者”臼炮和苦味酸炮彈都動員上了,就是要早日拿下這個影響法軍繼續南征的釘子。
在之前的戰略中,安德魯還指望延續另一時空的“經驗”,將曼圖亞要塞當做磁力石,讓更多的奧地利軍隊不斷加入進來。
然而,隨著維爾姆澤和他的3萬援軍提前在烏爾姆戰敗被俘,以及拿破侖麾下的意大利軍團空前強大,這座雄踞北意大利明西奧河中游的曼圖亞要塞,已經不太可能完成之前設想的誘敵效果。
此外,法國駐馬德里大使肖弗蘭侯爵,與西班牙首相戈多伊親王,最近在馬德里達成了一份《補充密約》。
雙方約定:法國將在1796年12月,南征那不勒斯王國,將那個拒絕服從馬德里波旁王朝命令的費迪南四世趕下王位,再扶持西班牙波旁王朝的人替換;
而作為交換,已經完成重建的西班牙海軍艦隊也將即日出征海地島,為法國再度奪取“流淌著奶和蜜”的圣多明戈。
數天前,肖弗蘭已將雙方簽署過的《補充密約》帶回了巴黎。剛剛向督政-府述職完畢,他就接到了安德魯執政官一紙命令,被要求立刻趕往意大利前線,準備擔當統帥部的外交喉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