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回到戰場,在德意志軍團拿下因斯布魯克后,其主力部隊繼續南下,一路攻占了富爾普梅斯、馬特奈、斯泰拉赫等地,最終抵達極具戰略意義的布倫納山口(勃倫納山口)的北面。
此刻,意大利軍團的馬塞納前衛軍一部,也沿著伊薩爾科河河谷北上,占領了布雷薩諾內等地,兵峰直指布倫納山口的南面。
2月初,在南北兩路法軍的圍攻之下,防守布倫納山口的2千奧地利守軍和當地民兵,很快就放棄了抵抗,紛紛打出白旗,走出要塞投降。
至此,南北兩路法軍打通了巴伐利亞前往北意大利的交通運輸線。很快,意大利軍團主力轉而向東,向著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的方向發動進攻;
而法屬德意志軍團則從富爾普梅斯、馬特奈、斯泰拉赫、布倫納山口一線向西直達列支敦士登,攻占整個蒂羅爾州的西部。
依然是計劃趕不上變化,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雪封鎖了法軍的交通補給線整整一周多的時間,從而徹底打亂了南北兩路法軍在阿爾卑斯山區的戰略部屬,也讓一直疲以奔命,忙于四處分兵防御的奧地利軍隊有了一絲喘息的機會。
與此同時,得此良機的貝勒加德伯爵決定主動出擊。他先是命令大衛諾維奇將軍指揮2萬奧軍和數千蒂羅爾民兵,借助惡劣天氣與險峻地勢的掩護,將東面的三倍于己的法軍主力,成功阻擊于多諾米蒂山一帶。
與此同時,貝勒加德伯爵親率3萬奧軍主力,沿著布倫塔河河谷,攻擊并圍殲駐守在南面普里莫拉諾與埃內戈一線,由奧熱羅指揮的1.5萬法軍。
借助天氣的掩護,加之法軍上下的懈怠之心,在戰斗之初,奧軍取得了兩次戰斗勝利,不僅收復了普里莫拉諾與埃內戈,還成功殲滅了4千法軍,自己損失不到1千。
如果不是一名擔當后衛的法軍指揮官下令將所有火藥堆積于山隘引爆,不停滾落的山體巖石傾瀉于山路上,嚴重阻礙了奧地利騎兵的追擊步伐。否則,奧熱羅與他的1.1萬法軍很難走出布倫塔河河谷。
僅僅用了12小時,奧地利士兵在蒂羅爾民眾的幫助下,就順利清理了落在路上的巖石,繼續追擊向南逃亡的法軍。
奧熱羅在沿著布倫塔河河谷一路阻擊奧軍,一路繼續向南撤退。期間,他還派出數十名騎兵,分別向西面的拿破侖司令官,以及南面的安德魯執政官,發出十萬火急的求援信。
2月中下旬,磕磕碰碰的奧熱羅部,最終抵達了巴基廖內河邊的維琴察。此刻,他明白自己不能再后撤,必須不顧一切的拼死守住維琴察。否則,可能會引發整個意大利戰局的災難性變化。
一貫謹慎的安德魯有個好習慣,他和近衛軍團走到哪里,有線電報就架設到哪里。所以,在跨過盧比孔河的安德魯就收到了奧熱羅將軍從維羅納電報局發過來的緊急求援信。
為此,法蘭西執政官當機立斷,命令剛剛打贏了博洛尼亞會戰的旺達姆和他的第九軍2萬人,再連同絮歇率領的近衛師團一部5千,合計2.5萬人立刻結束休整,火速北上,救援困守于130公里外,小城維琴察的奧熱羅部。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