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總參謀部最新的標準,徒步行軍,即“常行軍”,在路況良好的狀態下(需排除崎嶇山區與道路泥濘),通常保持時速4到5公里左右,每天走10個小時,40到50公里即可;
而所謂的急行軍,是指要持續保持8公里時速,每天連續行軍10個小時,也就是一天80公里。
在1797年的歐洲軍隊中,能攜帶武器裝備及7日食物,每天步行80公里左右,做到持續一周急行軍的部隊并不多(或許說很少),而第九軍就是其中之一。
自從千里馳援北意大利前線之后,旺達姆就有著“救火將軍”的美譽,這還是安德魯執政官親口嘉獎的。
從收到執政官的緊急軍令,到全軍立刻結束休整,準備好出征前的所有準備,第九軍僅僅用了3個小時。如果不是為了等候絮歇的5千人,或許出征時間還能提前1個小時。
南部援軍的出發時間,是2月25日早上11點,前后用了37個小時,于2月27日凌晨2時,抵達了維琴察城郊,行軍路程超過了130公里。
在參謀長拉馬克的建議下,旺達姆先讓全軍休整1小時,準備在凌晨3點發動進攻。那是依照法蘭西科學院對睡眠的研究,發現凌晨3點到4點,屬于人一天最困的時候,警覺性也處于最低水平。
當日白天,城外的3萬奧地利軍隊已向奧熱羅部駐守的小城維琴察發動了三次猛烈的進攻。奧軍士兵曾從破損的城墻處兩度進入城中,但在法軍的拼死抵抗下,又兩度退出維琴察,法軍還是守住了城池。
期間,作為指揮官的奧熱羅更是身先士卒,一直沖殺在最前線。這位曾是擊劍高手的法國將軍身材魁梧,體格健壯。在最危急的時刻,他手持兩把軍刀,帶領68名勇士,第一個闖入奧軍的先鋒營。
不多時,奧熱羅就前突后沖,連續砍翻了8名奧軍士兵與2名軍官,一下子攪亂了敵方陣型,令處于劣勢的法軍士氣大振,無不奮勇作戰,為增援部隊趕來贏得了寶貴時間。
盡管奧熱羅率部擊退了奧軍的最后一次進攻,但他也身負多處刀槍傷,被包扎成木乃伊的他如今只能躺在病床上哼哼唧唧。
連續數日的高強度作戰,也令法軍傷亡不少,尤其是破損的城墻根本來不及修補,明日一戰估計兇多吉少。
在抵達維琴察后,絮歇親自率領500人的龍騎兵下馬作戰,他們使用最新式的1796式后裝來復槍,匍匐于雪地上,負責清掃奧軍大營外圍的偵查騎兵與各種暗哨,為主力部隊打開進攻的道路。
貝勒加德伯爵為防止城中法軍趁著天黑,對維琴察破損城墻維修加固,隨即命令奧軍炮兵在夜間對該處城墻及周邊區域,持續炮擊。這種有節奏的炮擊聲,也極好的掩護了龍騎兵槍擊時的聲響。
等到拂曉之前,絮歇和他的龍騎兵已清掃完畢。
與此同時,2.5萬法軍主力也結束了一小時的短暫休整,吃了少許干糧,還啃了幾大口用于提神的酸檸檬,刺刀上槍,子彈上膛,做好了突擊前的所有準備。
凌晨3時許,法軍陣地上的40多門臼炮,從三個方向向奧軍大營持續轟擊了10分鐘,近千枚開花彈落到還在睡夢中的奧軍士兵頭頂,一時間炸得所有人暈頭轉向,茫然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