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魯一邊聽著部下的匯報,一邊默默的翻閱起自己的黑色記事本,并用紅色鉛筆,在伊達爾戈神甫、莫雷洛斯神甫、西蒙·玻利瓦爾,何塞·圣馬丁,貝納迪諾·里瓦達維亞等人的名字上面,畫了一個大大的圈。
伊達爾戈神甫與莫雷洛斯神甫,那是墨西哥獨立運動的領導者;大名鼎鼎的西蒙·玻利瓦爾與何塞·圣馬丁,聯手解放了整個南美洲;至于里瓦達維亞,則是阿根廷的獨立領導人。他推動了阿根廷的西方化改革,并在其任期內努力實現憲政……
最終,安德魯還是將謄抄上述名單的小紙條燒掉了,而不是讓原駐馬德里大使肖弗蘭侯爵,轉交給西班牙首相戈多伊。
“只要能在10年內迫使英國投降,一切都不是問題!”這一刻,安德魯顯得非常的坦然。
盡管法國同樣需要智利的天然硝石和優質銅錠,墨西哥和玻利維亞的金銀等貴金屬,至于葡屬殖民地巴西出產的天然橡膠和金雞納霜(奎寧),更是安德魯看好的戰略儲備。
當然了,也有阿根廷的優質谷物和海量的牛羊肉。畢竟,法國在安德魯的強令指導下,已經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估計國內的糧食不足以養活眼下3800萬,未來4千多萬的人口。
基于此,除了從德意志與東歐各國繼續輸入糧食外,還需要引進南美洲各地的糧食,及早未雨綢繆,分攤政策性的風險。
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能夠借鑒“過往歷史”的經驗或教訓,再以萬能上帝的視野,來看待與處理相關的歷史政治事件,從而盡可能的避免一些重大決策失誤。
如果安德魯法國能夠戰勝英國,獲得大西洋的海上霸權,那么南美洲的獨立運動反而會對法國有利。
那些擺脫了西班牙統治的拉丁美洲殖民地國家,無論是在政治外交軍事,還是國內的經濟建設,基本上都搞得一塌糊涂。
拉丁美洲有30多個國家,即便是獨立了兩百年,還坐擁令世人羨慕的豐富資源。然而等到21世紀,整個拉丁美洲卻沒有出現一個發達國家,最終淪為英美等國隨意收割的韭菜。
所以,安德魯還是決定隨其自然,努力壯大自己才是關鍵。
從另一方面來說,西班牙的波旁王朝同樣也是一個“扶不起阿斗”,根本不值得投入太多。只要不重蹈拿破侖帝國的覆轍就行了。
至于眼前這個那不勒斯王國,在歷史上被視為西班牙王國的偏遠鄉村。的確,那不勒斯的狀況比起西班牙更加糟糕,這里官員昏庸,土地貧瘠,民眾窮困,可以用食不果腹來描述。
也難怪掌握那不勒斯國家大權的王后瑪麗亞·卡羅利娜,會任命自己的英國情人,阿克頓爵士來擔當這貧窮王國的首相。
來自軍情局的情報顯示,在王后瑪麗亞的支持下,阿克頓首相對那不勒斯王國內部的政治環境,實施了小心翼翼的社會改良,他罷免了一些昏庸官吏,也減輕了民眾的負擔。
雖說,如今的那不勒斯,其生產力雖然依舊落后且低下,但國家針對底層的貧困民眾的救濟,做得還算不錯。
最起碼近幾年來,這個意大利最專-制、最封建、最貧瘠的國家之一,很少爆發饑民暴動。另一時空中,直到法國人的到來,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才有了燒炭黨,有了……
從這一點來說,王后瑪麗亞與首相阿克頓的執政組合,還算是比較合格的。只可惜貧瘠的那不勒斯王國天生發育不良,而積重難返的糟糕狀況,已經不是人力所能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