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安德魯這是在邀請普魯士與俄羅斯兩國,下場來充當“玩家”。一旦神圣羅馬帝國的最大倚靠,哈布斯堡王朝被徹底打趴下后,處于一盤散沙的德意志諸侯,及巴爾干半島的諸多奧屬領地,就將淪為法國、普魯士與俄羅斯的盤中餐。
毫無疑問的,安德魯派出的外交特使們也是如此暗示,甚至是明示普魯士與俄羅斯的兩國君主。
然而,除了穿越者自己,誰也無法預料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二世已經進入了生命倒計時,僅有3、4個月的壽命。
那是威廉二世感覺安德魯送來的,可以預防中風的水楊酸太傷腸胃,他在服用了兩個禮拜就停止了。所以不如意外的……
至于保羅一世,他在俄國的一系列“倒行逆施”的改革措施,正逐漸變得不得人心,尤其是在圣彼得堡,葉卡捷琳娜二世時代受寵的大貴族們,已在暗地秘密串聯,策劃各種陰謀,目的就是想推翻沙皇保羅一世的統治,好讓皇儲亞歷山大成功上位。
盡管在法國大使科蘭古侯爵的善意提醒下,依然效忠保羅一世的情報部門,配合圣彼得堡的禁衛軍部隊,成功平息了兩次未遂政變的陰謀,處決與流放了大批舊時代的貴族。
安德魯當然也清楚,等到沙皇身邊的禁衛軍統領,圣彼得堡總督也在英國大使與俄國大貴族的慫恿下,參與到軍事政變的時候,安德魯對于老大哥的悲慘結局,也將變得無能為力。
雖說,安德魯不能(或許是不愿意)改變沙皇保羅一世的命運,但可以改變未來極有可能爆發的法俄戰爭,比如說將一場入侵戰爭,最終變為一個王朝繼承權的戰爭。畢竟,俄國法律是允許女性繼承皇位的。
當共和國擁有了政治、軍事與外交上的絕對優勢時,安德魯故意提出了令哈布斯堡家族與弗蘭茨二世,都無法接受的和談先決條件,就是明確向世人表達一個觀點,除非哈布斯堡王朝主動投降,否則不會有任何的和談機會,而戰爭必須進行到底。
此外,德意志方面軍與意大利方面軍的高級指揮官已被告知,不得與奧軍私下進行有關停戰協定的談判,否則將以叛國罪論處。
依照安德魯的往日做法,現役軍官一旦沾染有“叛國罪名”,基本上就是在等候特別軍事法庭就地槍決命令的下達。
回到眼下,既然安德魯法國已經鐵了心,要將哈布斯堡王朝限定為一個不完整的奧地利大公國(蒂羅爾州實際已被割讓給巴伐利亞),那么維也納也只有實施戰略總動員,與死敵法國決一死戰。
當下,奧地利方面號稱已動員了80萬大軍,但里面的水分極大,不僅民兵數量就占到了50萬之眾。加之武器裝備要優先保障給正規軍,導致大部分民兵隨身僅有一件冷兵器。
即便是那所謂的30萬正規軍,也基本上是以毫無戰場經驗的新兵為主。之前的30多萬老兵已損失在低地國家、德意志與意大利戰場。所以,盡管士兵數量激增,但奧軍的實際戰斗力卻是直線下降。
不僅如此,哈布斯堡統治下的捷克族(斯拉夫族的一支),匈牙利族(馬扎爾人)、波蘭族與克羅地亞族的士兵已經超過了奧軍總兵力的一半。
在波蘭、波西米亞、匈牙利、克羅地亞等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之際,這些非德意志民族的外族士兵,屬于軍隊中極不穩定的因素。但凡有人挑撥一點火星,也許就會引發軍中的大規模暴亂。
上述的種種不利因素,不僅是卡爾大公和其他樞密院大臣已經意識到,就連智商堪憂的弗蘭茨二世皇帝也清楚一個事實:
僅憑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己之力,是無法硬扛過兇狠殘暴,如狼似虎,裝備精良的40萬法國大軍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