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德意志方面軍的總醫院,已從萊茵河畔的科布倫茨,搬遷到多瑙河邊的烏爾姆城。
依照法國與巴登、符騰堡、巴伐利亞三國達成的諒解協議,這座城市及周邊30到70公里(向北延伸到內卡河邊的普洛欣根)范圍內,將作為法國的租借地,存在至少20年。
等到租借期滿之后,當地烏爾姆居民將行使自由投票權,決定這一片租借地是回歸德意志的自由市狀態,還是再度延期20年。
為此,安德魯法國在烏爾姆一帶投入了大量的工業產業,其中就包括建造內河船廠,醫療與醫藥制造廠,軍工裝配廠,采礦廠,金屬冶煉與加工廠,蒸汽機維修廠等。
作為法國進攻奧地利的前沿基地,安德魯下令修筑了連接內卡河的普洛欣根與多瑙河的烏爾姆之間,長約70公里的火車軌道,還擴建了內卡河與多瑙河邊的多個港口碼頭,并在繼續疏浚內卡河與多瑙河上游的河道。
預計在1年之后,普洛欣根港與烏爾姆港,將可以正常停泊通行超過2千噸級的大型蒸汽貨船。
顯然,安德魯不僅僅要將法屬烏爾姆打造成一個進攻奧地利的后勤基地,一個監視野心勃勃的巴伐利亞公國的軍事要塞,更是共和國在德意志南部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科技、醫療、教育等強大實力的最直觀展現。
盡管法國國內有一位立法議員曾公開呼吁,干脆直接吞并烏爾姆得了,但遭遇到安德魯的嚴厲斥責,他堅持認為萊茵河就是法國與德意志的天然國境線,任何時期都不可更改。
這位共和國第一執政官還強調,法國只是出于戰略目的而暫時租借烏爾姆及周邊土地。一旦到期之后,烏爾姆全體民眾將以公開、公平、公正的投票方式,最終決定烏爾姆未來的政治格局。
視野回到萊茵河畔的美因茨。
這個唯一被“勝利者臼炮”徹底摧毀的萊茵蘭城市,在時隔兩年之后,再度恢復了生機。城市中大量聳立的3層樓房、精美雕像與藝術噴泉,無不訴說著美因茨的重生。
安德魯對于這座小城感覺不深,那是他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在城市主教宮里,參加一場退役老兵的歡送宴會。
這些退役老兵一共3124名,主要來自德賽的第一軍,莫蒂埃的第五軍與蘇爾特的第八軍。至于其他幾個軍的老兵退役儀式,早在安德魯從意大利返回巴黎的途中,就已經完成了。
盡管處于戰時狀態,但每年的老兵退役宴會都辦得熱熱鬧鬧。依照軍隊的規定,各野戰軍的退役比例(含陣亡與重傷的人數)不得超過35%。換言之,一旦傷亡大了,退役人數就少了,反之亦然。
只是近兩年來,法屬德意志方面軍的對敵作戰,基本上都屬于碾壓式的大獲全勝,己方損失甚微,傷亡人數也很少。于是就在老兵退役上,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那是一些服役到期的老兵拒絕退役,因為很多人已經習慣了這種無憂無慮的快樂軍旅生活。所以,軍人事務管理局就想出來一個歡送儀式,經常邀請包括最高統帥在內的高級指揮官到場。
可即便如此,退役比例依然非常低。當然,出于戰斗力等各種因素的考慮,軍隊的各級指揮官也不愿意放手太多的老兵離開軍隊。
安德魯之所以將未來出征埃及與印度的法國-軍隊,全部改造成雇傭兵模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給那些喜歡在戰場上當一輩子軍人的老兵,一個永不退役的兵營。
看到第一執政官步入城市主教宮的大會場時,現場的士兵們紛紛起立,繼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各種歡呼聲也隨之此起彼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