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大公繼續說:“一旦波西米亞被突破,法國人就會在奸細的引導下,長驅直入,即便是之前沒有獨立傾向的捷克和斯洛伐克都會搖身一變,成為所謂民族解放軍,至于波蘭……”
說到這里,卡爾大公忽然停了下來。此刻的他似乎預感到什么,但又無法準確的說出來。
等到一周之后,卡爾大公已帶著援軍抵達了格拉茨城,負責西南部戰場針對法屬意大利方面軍的反擊。
此刻的他并沒有收到有關約瑟夫大公與波西米亞方面的相關戰報,卻意外得知波蘭舊都克拉科夫,爆發了反抗奧地利統治的大暴動。
……
相對于被奧地利壓迫的南部波蘭而言,捷克(波西米亞)、匈牙利、斯洛伐克、克羅地亞與波斯尼亞等民族(國家),其上層貴族基本上都是與哈布斯堡家族關系密切,忠誠度很強。
比如說匈牙利王國,哈布斯堡王朝只是給予他們一個遠在維也納的,只需要口頭上效忠的皇帝罷了,并沒有過多干涉匈牙利內政。即便是征兵,那也是需要先得到匈牙利議會的投票表決同意之后。
相對于周邊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帝國對于外族的控制與壓迫,哈布斯堡帝國不僅顯得更友善,更軟弱,更可愛一些。維也納方面的政策出臺前,首先就是要顧及匈牙利大貴族的利益與感受。
所以,匈牙利的叛逆不過是那些破產的中小貴族罷了,或是受到法國民族獨立思想蠱惑的自由派知識分子。
至于農奴,他們只是關心眼下一日三餐是否有著落,其他的,都無所謂了。“有奶便是娘”,哦不,給錢管飯都會上前幫忙。
捷克(波西米亞)、斯洛伐克(目前隸屬于匈牙利)、克羅地亞與波斯尼亞等民族,與匈牙利大體如此。
唯獨“大波波”與上述各民族截然不一樣,這是一個承載了上千年輝煌歷史的東歐傳統強國,有著波蘭民族的驕傲與光榮。
盡管如今的波蘭已被俄羅斯,普魯士與奧地利三次瓜分殆盡,但大部分波蘭人,無論是上層的大貴族與大農奴主,還是有著自由思想的中小貴族,廣大自由民,甚至是部分農奴,獨立和自由的渴望并未消失,而且隨著波蘭自由軍團的建立,越演越烈。
3年前,科希丘什科大起義失敗之后,為了躲避俄羅斯與普魯士對波蘭獨立戰士的殘酷鎮壓。在多個波蘭愛國者組織協助下,數以十萬計的波蘭人,一路逃亡到奧地利控制下的克拉科夫地區。
最初的時候,維也納方面還對此感到很高興,那是人多了,不僅可以種田,挖礦,殖民地當局還能夠依照人頭抽稅,服兵役。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