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杰維斯上將指揮的英國突擊艦隊,在須德海表現的頗為糟糕。與此同時,約克公爵麾下的英瑞聯軍地面部隊也同樣拉胯。
由于荷蘭逃兵在半夜引爆了安放在十多個水閘上的炸藥,直接導致防海堤道周邊的低地區域,在一夜之間全部變成了水鄉澤國。
由于地形所限,習慣于多排縱隊行軍,雙排橫隊作戰的英國步兵,在進入荷蘭之后,無論行軍,還是作戰,在大部分的時間里都不得不以營連的縱隊方式展開。
登陸的第二日,英軍在進攻卡斯特里克姆村的時候,英國3個步兵團的指揮官,收到了約克公爵的命令,收攏成密集縱隊,以擲彈兵連隊作為向導,猛攻卡斯特里克姆村,但遭到“法國炮兵”的猛烈打擊,損失極大。
由于英國人采取了密集縱隊的排列方式,而一顆擁有高速動能的實心彈在“撞到”第一排的某個士兵后,可以繼續向前,持續打穿10多名士兵,在英軍的陣營里制造出無數人體的殘肢碎片,直到炮彈的動能消失殆盡。
等到大無畏的英軍士兵付出了巨大傷亡代價,接近荷蘭陣地不足50米,準備重新列隊,舉起步槍,實施反擊的時候,“法國炮兵”立刻將二十多門火炮就換上了更為恐怖的霰彈,將毫無防備的紅蝦兵一批接著一批打倒在地,一時間血流成河。
見狀,前線的荷蘭指揮官抓住了戰機,在大批法國火炮的支援下,以優勢兵力對處于慌亂之中的英國-軍隊發動猛烈反擊。
盡管英軍一度頑強作戰,但還是傷亡慘重,最終在一片混亂中,居然被當地民兵組成的荷蘭軍隊擊退。
這一次斯特里克姆戰役,英軍遭遇荷蘭軍隊迎頭痛擊,一下子損失了6百多人,其中還包括4門火炮,甚至連英軍著名的第56團的營級指揮官卡恩斯中校,也因為腿部受傷來不及撤退而被俘。
當數十公里外的總司令官索漢,收到斯特里克姆戰役的捷報時,他一度以為荷蘭人在弄虛作假。
因為在3年前,荷蘭軍隊在戰場上的表現非常糟糕,這種刻板印象一度就存在這位法國將軍的頭腦里。
好在火速增援前線的蘭德爾將軍,親自驗證了前線捷報的真實性。不僅如此,那個受傷被俘的英軍中校卡恩斯,也被荷蘭士兵押送到后方戰地醫院里,接受了緊急手術治療,至少是性命無憂。
事后索漢了解到,導致英軍在斯特里克姆戰役重大失利的因素中,除了前線指揮官的應對能力不足,地形的限制(橫排無法展開),還有火炮的嚴重缺乏。
因為聯軍部隊是從海路抵達荷蘭沿岸的,所以一開始就只配備了很少的馬匹,導致送往前線的5門野戰炮,僅配置了12匹挽馬。
所以,在登陸之后的48小時內,絕大部分的野戰炮都滯留于后方的卡蘭茨奧赫村,暫時存放在附近(登)海爾德要塞。
在23日那天,抵達斯特里克姆前線的火炮數量僅有5門,勉強構成一個炮兵連隊。而與此對應的,協助荷蘭步兵防御的“法國火炮”就有25門之多,數量5倍于英軍。
登陸之后的第3日,在遭遇到大量“法軍火炮”的極度摧殘后,指揮官約克公爵當即下令:征集軍隊中的所有馬匹,除了傳令兵的戰馬之外,所有軍官,包括司令官本人的戰馬,以及工兵連與輜重隊的騾子都被收集起來,趕往(登)海爾德要塞拖拉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