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10月24日的那一天,大批的英國火炮從(登)海爾德要塞拉出來,然后在步兵的幫助下拖曳前進,就連將領也只能步行。
需要說明的,英國人宣稱荷蘭軍隊中的“法國炮兵”,也不是完全錯誤的。那是因為巴達維亞的炮兵連中充斥有大量法國教官,有的法國-軍官直接擔當了該炮兵連隊的指揮官;
其次,不僅是炮兵,巴達維亞共和國-軍隊的大部分士兵,同樣是身穿紅白藍三色制服(藍色為主色調)。很多時候,別說普通的英國士兵,就連一部分英國-軍官,都傻傻的分不清。
在斯特里克姆村戰斗打響之際,相距并不太遠的貝爾亨鎮,也爆發了一場戰役。負責主攻的瑞典軍隊,居然以偷襲方式成功突破了缺乏警惕的,3千荷蘭軍隊堅守的防御陣地,瑞典人甚至還一度占領了整個貝爾亨鎮。
好在蘭德爾將軍親率的8個法國騎兵中隊及時趕到戰場,他趁著瑞典人立足未穩之際,命令來不及修整的500多名法國騎兵,跟隨自己向前沖,打了一個漂亮反沖鋒,將猝不及防的兩千余名瑞典士兵全部趕出了貝爾亨鎮,還順勢俘獲了320名瑞典人。
下午時分,趕來增援的英軍替下了敗退中的瑞軍,再度向貝爾亨鎮發動了進攻。然而,當英國人準備大搖大擺的進入這座荷蘭小鎮的時候,他們卻遭遇到盟友“瑞典人”的背刺。
而真實的情況,是一個步兵營的荷蘭士兵,高舉起一面繳獲不久的瑞典軍隊的軍旗,嘻嘻哈哈的準備返回己方陣地時,好巧不巧的“偶遇到”英國人的進攻。
剛開始的時候,眼神不太好的英軍指揮官認為是一部分瑞典友軍跑到自己身邊來“蹭戰績”。
畢竟,瑞典軍隊的士兵也是一身藍色制服,再加之打頭的荷蘭士兵手中高舉著的,是一面貨真價實的瑞典軍旗。
見狀,身為荷蘭營長的范扎能中校最初也是愣了,但很快他就反應過來,那是倒霉的英國佬將自己看成了瑞典人。
心下一動,這位荷蘭指揮官立刻讓士兵槍上肩,但停止前行,保持原地踏步,非常禮貌的讓出道路,示意勇敢的英國人先走。
至于那位隊伍前排打頭的少尉掌旗官,則站在范扎能中校的身邊,心驚膽戰的他繼續揮舞手中的瑞典軍旗,看著面前數米之外的英國步兵,一隊接著一隊從自己面前經過。
等到最后一列的英國步兵,已經遠在30米開外的時候,范扎能中校立刻下令全營以連隊為單位,朝著英軍士兵的身后開火。
短短的2分鐘的時間內,荷蘭8個步兵連隊總共進行了12輪射擊,而數十米外的英軍士兵成為絕佳的靶子,相繼倒下了三百多人。
來自“身后友軍”的突襲或是背叛,直接將英國人自己都搞蒙了。數分鐘之后,接到英軍指揮官的命令,如夢初醒的士兵們這才轉過身,準備尋找并打擊那些該死的瑞典叛徒。
然而,事先早有準備的范扎能中校已帶領800多名士兵跳入水道,借助岸邊灌木林的掩護,順利的逃回了己方陣地。當然,瑞典軍旗等各種戰利品都被遺棄了。
是役,銳氣受挫的英軍指揮官不得不放棄了進攻,英國士兵悻悻的帶上陣亡者的遺體,攙扶著負傷戰友,返回到臨時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