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在途中,英國官兵已從指揮官那邊獲知了真相,確定是無恥的荷蘭人冒充了瑞典軍隊。
可剛回到軍營里,在面對一群大大咧咧的身穿藍色軍服的瑞典友軍時,心中冒火的紅蝦兵還是與藍制服爆發了沖突。
二十多分鐘后,整個軍營里面,萬余名紅藍制服士兵相互角斗在一起,彼此間大打出手,聞訊趕來的數百名憲兵都難以彈壓。
好在有炮兵指揮官靈機一動,命令麾下的炮兵連續放上空炮,只有火藥沒有炮彈的那種。
等到一陣陣震耳欲聾的炮聲在耳邊響起,這才令沉浸于“集體斗毆”中的,英國士兵和瑞典士兵陸續清醒過來,在雙方指揮官和武裝憲兵的威脅下,然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唯一值得慶幸的,那是荷蘭人與法國人都沒有預料到英瑞聯軍,居然能在他們的軍營里,上演一出近萬名士兵參與的“全武行”。
否則,蘭德爾指揮的數千法荷聯軍,只需要放上幾輪炮,再來一個千余人的騎兵沖鋒,就能將這些入侵者趕到海邊。
10月24日,登陸的第三日,3萬英瑞聯軍依然止步于貝爾亨和卡斯特里克姆一線,距離阿姆斯特丹上有40多公里的路程。
下午4點左右,英國人從(登)海爾德要塞緊急調運而來的50多門火炮最終抵達了戰場。
在經過半小時的狂轟濫炸過后,戰斗于前線的法軍與荷軍收到司令部的命令,主動放棄了貝爾亨和卡斯特里克姆的陣地,直接回到阿姆斯特丹的外圍防御要塞群里。
上述命令是總指揮索漢將軍親自下達的,那是經過這兩三天的試探,他已經確信了英國-軍官的指揮能力,以及士兵的作戰素質比起三年前,還要差一點。
換言之,3年內沒有參加過大型戰爭的英國陸軍正在倒退,根本不是久經沙場的法國-軍隊的對手,更別說現如今的法軍,掌握了天時地利的有利條件,加之雙方的制式武器還存在有較大的代差。
其后的戰斗中,負責阻擊任務的法荷聯軍撤離戰場,僅留下精通線膛槍械與當地地形的上百名散兵。
這些人分散為10個射擊小隊,專門躲在低矮灌木、茂密樹林,以及廢棄的房屋。風車與磨坊里面,向兩、三百米外,列隊經過的英國士兵、瑞典士兵,頻頻的“打冷槍”。
通常,這些狙擊手們一擊得手就立刻放棄陣地,絕不戀戰。他們在敵人趕來之前,逃之夭夭。以至于入侵者用了48小時,才走完1天內就應該走完的42公里道路。
在望遠鏡里可以遠遠望見阿姆斯特丹的時候,約克公爵收到一個壞消息,那是配合地面部隊的英軍突擊艦隊,居然在須德海再度遭到荷蘭海軍的無恥偷襲,損失極大。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