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由卡緬斯基元帥指揮的2萬俄國-軍隊,以及普王威廉三世的大弟弟,25歲的路德維希親王在波羅的海北岸一帶,收攏已被法軍擊敗,但拒絕投降的8干普魯士殘兵。
上述2.8萬俄普聯軍,是在俄國海軍上將烏沙科夫指揮的,波羅的海艦隊20多艘戰艦的護送下,于柯尼斯堡以西的海港登陸。
登陸伊始,路德維希親王就在俄國元帥的支持下,剝奪了萊斯托克將軍的軍權,并將后者打發到守衛西部港口。
成功吞并了柯尼斯堡守軍之后,原本2.8萬的俄普聯軍,其總兵力一下子就增長到4萬人。不僅如此,城中還有被路德維希親王下令強行組織起來的1萬民兵。
事實上,卡緬斯基元帥原定的計劃是要增援但澤,協助普魯士人守住波羅的海北岸,最重要的海港要塞。
然而,等到俄國艦隊抵達但澤港時,卻很是沮喪的發現海防要塞上空,居然懸掛的是法蘭西的三色旗。毫無疑問,整個但澤要塞已落入安德魯法國之手。
在一番磋商之后,年過六旬的卡緬斯基元帥決定移師柯尼斯堡,去那邊碰碰運氣。兩天之后,居然還讓卡緬斯基等人拔得了一個頭彩,在法軍攻城之前,成功占據了柯尼斯堡。
在法軍總參謀部下發的俄軍指揮官目錄大全中,就對這位卡緬斯基元帥有過一番詳細的介紹,并認定其老朽不堪,難當重任。
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卡緬斯基生于1738年,參加過七年戰爭與兩次俄土戰爭,歷任旅長、獨立軍軍長。
因為卡緬斯基曾給熱愛普魯士的俄國皇儲保羅一世,寫過一篇他親身經歷的《普魯士軍營紀實》,從而贏得了皇太子的好感,于是兩人也隨即結為好友。
不過,卡緬斯基在俄軍的發展并不怎么順利,由于其難以控制的古怪脾氣,先后與俄軍的兩位總司令魯緬采夫和波將金鬧翻,因此長期遭到同僚的排斥。
1797年,一直倒霉的卡緬斯基總算時來運轉,那是他好友保羅一世登基成為俄國沙皇,而這位沙皇也很快晉封卡緬斯基上將為陸軍元帥,并加封一個帝國伯爵。
在今年3月,第八次俄瑞戰爭期間,卡緬斯基因為染上了風寒,不幸病倒在公寓樓里,因而讓自己的死敵,蘇沃洛夫元帥得到了俄國總司令一職。
那是在1770年,作為魯緬采夫集團軍的兩個主力師長,卡緬斯基與蘇沃洛夫兩人爭強斗狠互不服氣。大嘴巴的蘇沃洛夫時常嘲諷自己的競爭對手,說卡緬斯基“他懂的軍事,但軍事不懂的他。”
在著名的科茲盧賈戰役中,卡緬斯基正面抗擊土耳其軍宰相率領的4萬主力,反敗為勝。而蘇沃洛夫只是在他勝利以后才偷襲了敵軍的兵營。
事后,為了誰是勝利者,官司一直打到魯緬采夫元帥,甚至是葉卡捷琳娜大帝那里。從此,蘇沃洛夫和卡緬斯基永遠分開了。
即便是過了20多年,卡緬斯基與蘇沃洛夫的關系也非常差,差到兩位俄國元帥一見面,隨時都可以爆發一場決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