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17點40分,8干名普軍官兵,連同逗留于科爾貝格城中的最后一批居民,盡數離開了這座濱海要塞。僅留下施瓦岑貝格,以及2干名自愿跟隨這位奧地利指揮官,堅守科爾貝格的普軍。
夜里18點整,法軍的所有一百多門火炮,連同波羅的海上的5艘軍艦上大口徑艦炮、勝利者臼炮,以及洛基火箭彈,一同向科爾貝格襲來。
為了增強殺傷效果,在很多彈藥里面,不僅添加了碎橡膠、蔗糖,還填充有硝化甘油的大威力高爆彈,還有能發出致命毒氣,并能附著在水面、巖石與鋼鐵上面繼續燃燒的苦味酸。
依照安德魯統帥下達的指令,作為攻城總指揮的拉薩勒不再接受科爾貝格守軍的投降了,至于里面2干普軍是否能逃出火海,就只能聽天由命,是否可以得到上帝的庇護。
凌晨4時,在這場天火劫難中,因為提前躲進在地下酒窖里,而僥幸活下來的施瓦岑貝格,趁著夜色,帶著十多名騎兵,從城墻的東門沖了出來,想要快速穿過法軍的防線。
非常不幸的,蒙布倫少校,哦,是蒙布倫(戰時)上校此刻正帶領兩百多法國騎兵,靜靜等候在施瓦岑貝格逃亡之路上。
在王對王的巔峰對決中,施瓦岑貝格被蒙布倫用軍刀,從正面砍于馬下,當場斃命,而隨行的普軍騎兵也盡數被殲滅。
僅此一戰,在蒙布倫上校中消除了“戰時”一詞,正式成為一名騎兵高級軍官,并繼續在拉薩勒將軍麾下效力。
法普戰爭正式打響后的第15天,安德魯耀武揚威的進入普魯士的首都,柏林。
在規模盛大的入城儀式上,安德魯第一次讓自己享受勝利者的種種特權,擺出最精銳的功勛部隊走在前列,按分列式進入普魯士的心臟,費盡心機,務求給這座城市的居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領頭的是貝西埃爾第一近衛軍的步兵突擊隊和輕騎兵,中間是其他隊伍,隨后就是一些久經戰陣,最勇猛的戰士而著稱的功勛老兵隊伍,
在這些隊伍中間,三位功勛卓著的將軍,以及一群卓越的參謀侍從簇擁著共和國軍事機器的最高主宰者,安德魯-弗蘭克。
在這一群將領當中,人們注意到那位樸實而威武的貝爾蒂埃,他是一貫可靠、有條不紊的參謀長。
同貝爾蒂埃并肩策馬的,是第二近衛軍的指揮官達武。因為黑克林根阻擊戰的成功,而走在隊列的前列,從他那圓圓的臉顯露著沉著穩重的表情。
身材高大,嚴肅冷酷而令人生畏的貝西埃爾,永遠都是距離安德魯統帥最近的一位集團軍指揮官。
毫無疑問,滿懷敬畏之情的柏林市民中,最注意的是法蘭西的第一執政官,實際上的軍事獨-裁者安德魯,而且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
不知不覺間,這位從德意志諸侯國流亡到法國的安德魯,即將28歲,原本白皙的皮膚變得結實粗壯,英俊外表同樣方正飽滿,在他那不斷思索而蹩著的眉頭的下方,有著一雙銳利、憂郁而深奧難測的蔚藍色眼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