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德馬雷辭去警務部長一職,就任巴黎總督后,巴黎的中小學教育就有了突飛猛進的大發展。
原來不過25所小學,如今一下子增加到了2百所,而且在校人數增加了50倍,接近10萬人的規模,教師人數為5干。
由于學生人數擴充太快,而教師與教室嚴重不足,目前小學依然是半天制上課,放學之后跟隨父母做事。
這多少得益于執政官的扶持力度,那是1795年之后,在巴黎相繼開辦的幾所師范院校,99%的教師都主動留在巴黎及其周邊地區。
在資金方面,安德魯默許那位巴黎總督巧立名目,以地方政-府的名義,于1798年公開發行了一類“教育彩票”,并將募集而來的資金,投入到巴黎中小學教育事業上。
此外,受德馬雷總督的啟發,教育部長也希望設立一個“教育附加費”的新稅法,其征收范圍與制度,基本等同于法國人非常熟悉的消費稅。
不過很可惜,該法案因各種技術障礙,加之第一執政官對方案的態度并不明朗,因而遲遲未能得到議會下院的多數議員支持。
至少在巴黎,無論是國立,還是私人投資的中小學,一概由政-府進行直接管理,而且學校里都特別注意數學和應用科學。
依照第一執政的說法,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啟發思想發展才能,而在于訓練一批批有謀生技能的人、奉公守法的公民和熱情的戰士。此外,這些學校里的訓練,差不多變成了半軍事化的,學生經常進行操練,每天上下課都以擊鼓為號。
在一次巴黎中小學校長的見面會上,法蘭西第一執政就曾直言不諱的說過這樣一段話:
“是的,尊敬的校長先生們,我要的是一個教育機構,因為這樣一個機構不會消亡,而能把它的組織和精神留傳下去;我所要的是這樣一個機構,它的教誨并不追逐一時的風尚,即使政-府在昏睡沉沉時,它的教育工作能照樣進行下去。
沒錯,教育的管理方式和規章制度,將由試點中的巴黎逐步推行到法蘭西各地,而且無人敢橫加干涉與反對……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具有堅定不移的原則的教育機構,那么政治上也決不能有穩定性。
人們從孩提時期,就應當學懂他們應當屬于堅定的共和派,而不是所謂的保王黨,應當是共和國的建設者,而不是破壞分子。
否則,這個國家機構便不能組織起一個真正的國家。因為這樣的國家,將建立于動搖不定的基礎之上,隨時都會發生變化和混亂。”
……
【作者題外話】:元旦快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