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鐵路、公路與水路
從表面上看,安德魯-弗蘭克是在1794年9月,也就是參與熱月政變的時候,才正式開始其政治生涯。
不過,這位德意志后裔要成為法蘭西的領導者與獨-裁者,則要等到一年之后的1795年10月,平息了極左派策動的“牧月暴動”,以及血腥鎮壓了保王黨發動的“西部平叛”。
在處理政務的能力上,安德魯比任何一個精通治國權術的政治家都更為堅決。不過一年的時間,安德魯顯然沒有費多少勁,順利登上了高位,成為共和國的“第一公民”。
與其顯赫的戰功一樣,安德魯在政治上的態度,同樣是為人所知的。而且是堅定不移,從不動搖的堅持民主共和,貫徹三權分立,立場鮮明的反對一切極端勢力,保證大革-命的勝利果實。
所以,無論是極左派(雅各賓派,山頂派),還是極右派(保王黨,極端君主主義者),但凡是鼓吹暴力方式來達到其政治目的的團體和黨派,這位第一執政官都是重拳出擊,絕不留情,甚至是直接從肉體上清洗掉這些“試圖推翻共和國的邪惡敵人”。
另一方面,在正常的政治生活中,當遇到代表不同利益群體的政治派別在議會互相爭斗時,第一執政通常不會主動加以干涉。
除非這種無休止的爭論,極大影響了國計民生政策的實施,安德魯和他的特使,才會以調停者的身份出現。
所以,共和派的圖里奧成為了第二執政官,君主主義者康巴塞雷斯擔當了第三執政官,他們兩人代表利益與階層各不相同,但都有共同特性,他們都屬于國民公會議員中的“弒君者”。
簡單的說,圖里奧與康巴塞雷斯二人,在1793年1月的國民公會的特別會議上,投票同意處決被罷黜的法王路易十六。
不僅如此,在1795年的“牧月暴動”中,圖里奧與康巴塞雷斯都是明確反對雅各賓派的東山再起,并支持安德魯對極左派的武力鎮壓。
康巴塞雷斯不必多說,自從他的侄女莫拉薩嫁給第一執政之后,其整個家族就與安德魯深度的綁定在一起;
盡管圖里奧不止一次的反復強調,自己與第一執政僅是在共和形態上始終保持著一致,他本人依然有絕對的政治獨立性。
但事實上,第三執政圖里奧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同樣接受了歐洲征服者的慷慨饋贈,圖里奧家族在意大利和德意志,還有圣路易斯安娜與北非殖民地擁有大量的經濟利益。
這也是安德魯能夠長期離開巴黎,統兵于國外卻不擔心遭遇背刺的一個重要原因。那是三位執政官的根本利益,早就綁定在一起。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另一方面,那些跟不上安德魯指揮節奏的高級官員,就將會遭遇罷黜。兩位外交部長就是典型案例。
勒貝爾的立場是過于偏左,所以不得不提前退休;而巴泰勒米的問題是過于傾向君主主義,也失去了共和國外長的重要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