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其政治意義大于經濟目的,主要是便于安德魯法國控制沿途的魯爾公國、普魯士王國,以及華沙大公國(波蘭聯邦),并在適當的時候,進攻涅曼河對岸的俄羅斯帝國。
顯然,這一條“二號延長線”的最大問題,就是鐵路里程過于漫長,從梅斯城下的摩澤爾到東方的涅曼河,跨度超過了2干公里。
如今,鐵路建造工程師們大致完成了初步的地質勘探,預計整個工期至少需要4、5年的時間,最早也要等到1804年。而之前預計需要8年時間。
好在東歐這邊地勢都非常平坦,眾多的河流也可借助火車專用渡船來解決,以后再慢慢建造橋梁。所以技術上不存在任何問題,關鍵是資金、技術人員,以及鐵軌等物質。
基于此,安德魯想要現在動工“二號延長線”,就不得不放棄,或是減緩建設“大十字鐵路網”的南北線。
最終,處于軍事戰略的考慮,“二號延長線”在1799年動工,至于從安特衛普連接巴黎、里昂和馬賽的南北鐵路大動脈,就不得不放緩建造。
而作為替代補償方案,這種無需太多的鋼鐵,施工技術簡單的新式水泥道路,隨即就承擔了法國南北的交通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構筑南北干線的水泥路方案,極大緩解了由于鐵路和輪船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現,而引發法國“百萬槽工”的生存問題,至少國內的馬車運輸行業是舉雙手歡迎的。
當然上述權宜之策,并非安德魯在為那些馬車夫考慮。
事實上,執政官在回到巴黎的第二個月,也就是1799年3月,便以院士的身份,向法蘭西科學院物理分部,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研究課題,那就是以柴油或汽油為燃燒動力的內燃機。
為此,這位“懂王”還將他記憶中的內燃機原理,畫了一個大致模型,讓科學家與機械工程師們去實踐與完善它。
安德魯甚至開玩笑的說,他準備將這個玩意安裝到一輛“大號的自行車”上面,使得能在安全的水泥道路上,以30公里的時速安全行駛,更為關鍵的,它還能裝載從幾個到幾十個不等的乘客。
除了鐵路和公路建設,法國還在大力發展內河航運。
得益于蒸汽機價格的快速下降,質量的穩步提升,使得航行于法國境內的大大小小河流的蒸汽機船數量,已達到了5干艘。當然,大部分蒸汽船都是借助原有的風帆運輸船,簡單改造而成的。
開鑿連接法國主要河流系統的運河,也是為了發展國內航運。其中的斯凱爾特-瓦茲運河的建成很快使巴黎受益,因為它使得比利時的資源可以方便地運到法國的中心。
南部沿海的許多港口加深了,擴大了,因為在去年,英國海軍被西法聯合艦隊徹底趕出了地中海,就使得歷史悠久的馬賽港變得欣欣向榮,而且黃金時代就呈現在眼前。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