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英國人印象中的執政官
1799年3月,第一執政安德魯秉承四干萬國民的意愿,還有參眾兩院的強烈要求,代表法蘭西正式向英國宣戰。
然而另一個事實,卻是這種英法兩國自1793年2月以來,就是當時集立法、行政及司法,三權為一體的國民公會的議員們,投票處決前法王路易十六后,雙方的戰爭狀態就一直沒有改變過。
可以說這種宣戰聲明,不過是一種宣傳效果罷了,其政治意義并不大。實際上,安德魯不僅沒禁止法國及歐洲的盟友們,同不列顛島進行貿易往來,甚至還在一定程度上鼓勵海峽間的走私貿易。
原因也很簡單,自從安德魯施展了一連串的神奇魔法,在短短四、五年時間內,法國工業革-命的進程,已大大領先于老對手英國,沒必要恐懼對方以棉紡為代表的眾多工業制品,對法國本地商品的毀滅性沖擊。
與此同時,法國對于海外,尤其是來自美洲原材料,諸如黃金、白銀、銅礦、鉆石、硝石等礦產,還有蔗糖、橡膠、可可、靛藍、劍麻與咖啡等,農副產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從1797年開始,法國-軍隊連續借助“洛基火箭彈”、“自殺無人艇”、“懸停飛艇”和“苦味酸”等一些黑科技,打了英國海軍好幾個措手不及,令海峽對岸的老對手損失不小。
損失掉的艦船倒也罷了,好幾個軍港內都封存有數十,甚至上百艘大型軍艦。最為關鍵的問題,是失去的水手難以在短時間內補充到位。畢竟,18世紀晚期的不列顛島上,其總人口也不過一干萬出頭。所以,英國海軍就跑到美國領海內到處“拉壯丁”。
另一方面,這些運輸美洲貨物的法國及歐洲商船,大多在英國海軍的威脅之下。安德魯也非常清楚,一旦英國海軍全力攔截扣押法國商船,到港貨物量勢必將減少一半,會導致原材料的價格急劇上漲三、五倍。
這對于蓬勃興起的法國工商業而言,顯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同樣的,一旦大家都失去了理智,法國及盟友的艦船,也會在英國海軍徹底放棄的波羅的海和地中海那邊,強行扣押懸掛英國旗幟的商船。
既然雙方都有大量的軟肋把持在對方手中,而英法兩國在短時間內誰也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那就恢復到傳統的“戰爭歸戰爭,生意歸生意”的和平發展理念。
于是在兩國外交官的不懈努力下,安德魯領導的法國政-府與小威廉皮特首相的英國內閣,達成了戰爭行為與商業活動無關的基本原則。
法國這邊,安德魯也不再要求歐洲盟友們,以逮捕英國間諜的名義,羈押一切在歐洲大陸從事經商、探親與旅游等正常活動的,非外交官員身份的英國公民。
在巴黎,安德魯偶爾也會以法蘭西院士的身份,在公開場合接見過來自英國的科學家、文學家與醫生。
不過,這位法蘭西執政官還是出于法國民眾對英國人的厭惡情緒,婉言謝絕了英國皇家科學院授予的外籍院士的稱號。
盡管如此,英國的知識分子中有不少人,對于這位統治法國的德意志后裔表現了濃厚的興趣,甚至是莫名的好感。
一位名叫馬爾科姆的英國商人,曾在熱亞那港遭遇法軍憲兵扣押,為此還損失了價值六七百英鎊的貨物。隨即,馬爾科姆向路過此地的法蘭西第一執政進行投訴,并得到了妥善的賠償。
如同英國商人后來返回倫敦,對他的朋友們說的那樣。
“是的,對于法國執政官而言,注重小細節往往就是大事。像他(安德魯)這樣睥睨一切的歐洲征服者,既不需要外表上的故作修飾,也不需要我等這種小人物來竭力吹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