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一路向印
德凱恩將軍與他的印度先遣部隊,并未直接加入到拿破侖統帥的,那支雄心勃勃、遠赴西奈半島的海外軍團行列之中。
相反的,在八月中下旬,他們是從法國西南部,蒙特利埃附近的蒙特港,秘密登上船只,踏上了一條截然不同的征途。
隨后,先遣隊的航向繼續向西進發,穿越了直布羅陀海峽,隨后調整航向南下,沿著非洲西海岸的蔚藍海域悠然南行。
盡管印度先遣隊的兵力略顯單薄,僅有兩干人左右,但護航他們的分艦隊卻擁有不容小覷的力量。
這支護航分艦隊由兩艘裝備精良、各搭載74門大炮的三級風帆戰列艦領銜,輔以四艘體型寬大的運輸艦,以及數艘靈活機動的巡航艦和炮艦。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艦隊中還包括了兩艘頗具實驗性質的遠洋蒸汽艦,它們代表了法國在遠洋航行新技術方面的探索與嘗試。
處于適應性與安全性的考慮,這兩艘軍艦的蒸汽發動機僅作為輔助動力存在,仍需依賴傳統的雙桅桿與各式風帆來駕馭浩瀚大海。
事實上,這支護航分艦隊原本是法國海軍部為印度洋戰區指揮官,敘爾庫夫將軍準備的補給與增援力量。德凱恩與他的印度先遣隊恰好在這個關鍵時刻加入,得以搭乘這趟意義非凡的護航之旅。
自從法蘭西第一執政在巴黎再次宣布與英國的戰爭以來,法國的海軍建設似乎就在一夜之間,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高潮。
大部分的英國人已經相信,海峽對岸的法國“不列顛軍團”即將擁有至少兩干艘,裝備有高壓蒸汽動力,大口徑火炮,以及特殊裝甲的“龜船”,繼而形成了對英國本土的極大威脅。
與此同時,由西班牙海軍主導的西法聯合艦隊,也是在愛爾蘭海域頻繁活動,為島上的天主教反抗勢力提供軍事援助。
更加麻煩的是,英國在歐洲大陸的最后一個盟友,葡萄牙王國也在短短數周之內,落入法國與西班牙之手。
換言之,英國已孤立無援,整個歐洲都在反對自己。
上述這一切,無疑加劇了英國海軍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一連串的嚴峻挑戰,英國不得不從全球各地緊急召回軍艦,以加強本土的防御力量。
因此,在德凱恩和他的部隊從土倫駛向好望角的漫長旅途中,法屬護航艦隊幾乎未遭遇任何英國海軍的阻撓,整個航程異常順利。
即便偶爾有英國巡邏艦或是武裝商船發現了這支裝備精良、意圖不明的法國分艦隊,他們也只能望洋興嘆。
因為此時英國手中能夠調動的三級及以上戰列艦大部分已經撤回本土,所以無力在這片遙遠而遼闊的海域進行有效的攔截。
當法屬印度護航分艦隊緩緩駛入好望角的外部海域時,乘坐旗艦“勝利者號”的德凱恩將軍不禁感到一陣驚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