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雷爾微微頷首,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領。然而,當涉及到具體貨物數量時,英國商人的態度立刻變得嚴肅起來。
“說吧,準備給我多少件?”毫無疑問,莫雷爾最關心的還是貨物的數量。至于酒水的價格,那是他與波爾多方面早已商議好的事情,與運輸船無關。通常情況下,6瓶為1件。
菲爾德從懷中掏出一張寫滿了密密麻麻字跡的紙條,這是他在船長室拿到的貨單。他仔細地讀道:“一共是兩千件,共計1萬2千瓶波爾多產的上品紅酒,尊敬的先生!”
聽到這個數字,莫雷爾顯然非常不滿,他揮舞著手中的文明棍,語氣急促且帶著幾分憤怒,嚷嚷起來。
“不、不、不!那個該死的萊克勒家伙,這艘‘北海女神號’至少能裝運10萬瓶紅酒,而他卻只給我準備了八分之一,這次我要一半!一半,5萬瓶紅酒,你明白嗎?”
莫雷爾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與不容置疑的決心,仿佛在強調這對于他來說不僅僅是生意上的需求,更是一種商業原則問題。
“我的客戶遍布倫敦及其周邊地區,他們對法國紅酒的需求量極大。如果每次只能得到這么少的貨物,那根本無法滿足市場需求。”他的聲音雖然壓低了,但卻充滿了力量,“我們需要更多的貨源來保持競爭力,尤其是在當前這種供應緊張的情況下。”
面對莫雷爾的強烈反應,菲爾德顯得有些為難,他雙手一攤,露出一臉無奈的表情解釋道:“可是,莫雷爾先生,這次航行遇到了許多意外情況,包括我們失去船長在內的種種困難,已經極大地影響了我們的裝載能力。現在整個船艙也只有3萬瓶。至于其他的,早在克里夫和伊利斯等其他地方卸掉了。”
莫雷爾沉默了片刻,然后深吸一口氣,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
“好吧,3萬瓶就3萬瓶!”倫敦商人莫雷爾不容置疑地揮了揮手,他的動作果斷有力,仿佛在劃破這黎明前的寂靜。
隨后,莫雷爾微微側頭,示意跟在他身后的猶太會計點出價值1萬英鎊的一箱子金幣(折合26萬法郎)。
那猶太會計身著整潔的黑色西裝,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眼神專注而謹慎。他迅速打開隨身攜帶的賬本,仔細核對了一番,然后指揮著身旁的助手,從馬車上抬下一個沉重的木箱。
兩個壯漢費力地抬著那個裝有金銀幣的木箱,腳步有些蹣跚地走到,已成為“北海女神號”新船主菲爾德·托克的腳下。木箱落地時,發出沉悶的聲響,揚起一陣淡淡的塵土。
轉過身,英國商人大步走到船舷邊,他的身影在黎明前的微光中顯得格外高大。他沖著那些急匆匆趕來的一群碼頭搬運工,大聲喊道:“40分鐘內搬完,每人3個先令;超過時間的,每人只有1個先令。”
他的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使得每一個聽到的人都不敢怠慢。那些搬運工們原本還睡眼惺忪,聽到這極具誘惑力又充滿威懾力的話語,瞬間精神一振,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