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自南北分裂后,北匈奴的日子真是一日不如一日,先是被新崛起的鮮卑打得多次大敗,北匈奴內部開始爆發嚴重內亂。
名將竇憲看準時機,統率大軍進攻北匈奴,一直打到燕然山,全殲了北單于主力,史稱:“勒石燕然”。
這一戰,徹底打垮了北匈奴,使其脫離了蒙古高原,往西遠遁至阿爾泰山。
兩年后,東漢名將耿夔再次出擊阿爾泰山,大敗北匈奴軍。
此后,北匈奴大部分西遷至伊犁河流域的烏孫國,少部分繼續向北到了蒙古高原的中北部,不再與大漢王朝的邊境接壤。
不過,留在蒙古高原上的北匈奴殘余部落已經非常弱小,只能茍延殘喘而已。
原本歷史中的三國后期,這部分北匈奴殘余勢力被再次崛起的鮮卑部落吞并。
丁零部落是最早生活在貝加爾湖的敕勒人,冒頓單于一統草原后,號令北境,莫敢不從,丁零部落也只能含淚臣服。
隨著匈奴持續不斷的擄掠和殘酷壓迫,不堪其辱的丁零部落聯合其他一些部落開始共同反抗匈奴人。
并且在漢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冬,丁零部落聯合烏桓、鮮卑、烏孫等部落向匈奴發起猛攻,徹底打垮了對方。
大漢王朝徹底打垮北匈奴后,迫使對方大部分族人西遷,殘余的北匈奴已經無法對丁零部落造成威脅。
丁零開始南遷,從貝加爾湖附近南遷進入了蒙古高原的中北部,并派遣使者與商人開始頻繁與大漢王朝交往。
原本歷史中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丁零人開始進入華夏北方與中原,參加了游牧民族與漢人的戰爭,最終融入到漢人的大家庭之中。
甚至丁零人翟遼,還在河北建立了翟魏政權。
堅昆部落生活在蒙古高原西北部,位于葉尼塞河上游,此地的草場非常廣袤,故而一度成為匈奴人飼養戰馬的地方。
冒頓單于統一草原時,曾經征服了無數部落,堅昆部落亦在其列。
漢將李陵投降匈奴后,匈奴單于任其為右賢王,管轄堅昆等部落。
因為李陵長期在堅昆地區擔任右賢王,所以其子孫后代均融入到了堅昆人之中。
之后的王昭君后人亦在堅昆部落生活多年,融入到了堅昆人之中。
不過,堅昆部落實力一直比較弱勢,加上他們祖祖輩輩生活于葉尼塞河上游,非常適合飼養戰馬,故而成為北方游牧民族長期爭奪的地方。
匈奴強大時,他們成為匈奴人的附庸,在這里為匈奴人飼養戰馬。
匈奴分崩離析后,鮮卑開始崛起,他們又成為鮮卑人的附庸。
不僅如此,鮮卑走向沒落后,他們又相繼被柔然、突厥統治。
如今的堅昆部落在北匈奴大部分西遷,鮮卑統一后,又分裂為西部鮮卑、中部鮮卑、東部鮮卑后,暫時脫離了其他統治者的魔爪,難得的過上了自主的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