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就在袁術整頓將士,兵分三路,即將出征之際。
汝南郡,細陽縣。
韓信自攻下汝南郡潁河以東地區后,自己則統率主力坐鎮于此。
正如耿弇、寇恂所說,韓信屯兵于細陽縣,主要原因就是能更好的支援北方與南方諸縣。
因為潁河以東地處黃淮平原,一旦任何一路防線被攻破,敵軍都能一馬平川的攻打潁河以東的諸縣城,所以韓信必須依靠潁河的地理,將袁術的軍隊阻擋在潁河以西。
“韓帥,這是汝南平輿縣內斥候傳來的消息,袁術已經準備兵分三路,進攻我們所占區域。”蔣欽得到平輿縣內傳來的急報,立刻來到細陽縣縣令府內,向韓信稟報道。
韓信接過急報查看完畢后,遞給了一旁的魯肅。
韓信作為華夏軍事史上,最善于用斥候打探敵軍情報的名將之一。
當初若非他早已暗中安排斥候將敵人的軍情摸得一清二楚,也不可能做到,定魏取代,滅趙降燕,威亮火烈,勢如雷霆風掃的統一華夏北方。
特別是背水一戰,將打探到的消息精準到毫厘之分,即使擁有現代化的通訊設施,也未必就能如當年韓信的背水一戰,指揮得如此精準。
“我最擔心就是袁術聯合陳王劉寵與徐州牧陶謙,對我們形成四面夾擊之勢。畢竟張道主并非朝廷命官,卻占領淮南一線的三個郡,如今我們又攻下汝南東部,比較擔心忠于大漢的各諸侯聯合討伐。
如今袁術卻并沒有采納耿弇、寇恂聯合其余諸侯的計策,兵分三路而來,子敬以為如何?”韓信見到魯肅看完急報后,淡笑的問道。
魯肅沉吟良久,眼中突然精光一閃而逝,似乎想到了什么,立刻說道:“袁術分兵而來,莫非是想分散我們的兵力后,然后集中火力進攻我們細陽縣?”
“袁術兵分三路確實是想分散我們的兵力。不過,在我看來,卻并非主攻我們細陽縣,而是南、北的慎城與新陽縣。”韓信似乎早已看穿一切的說道。
“嗯,袁術分兵而來,主攻自當是他本人那一路,何況他們中路的軍隊還是人數最多的?”魯肅狐疑的問道。
“子敬可知袁術的為人?”韓信沒有立即回答魯肅的疑問,而是反問道。
“據我所知,袁術雖然出身名門,年輕時以俠氣聞名于世,進入官場后,皆擔任要職。
但是他本人卻好高騖遠,志大才疏,貪圖虛名與享樂,個人能力并不能與他的出身相匹配。”魯肅思索了片刻后,脫口而出道。
“沒錯,袁術并非將才,亦非帥才。
不過,因為其出身汝南袁氏,麾下聚集了一批謀臣良將,他們必定會謀劃讓袁術為誘餌,吸引我們的主力大軍,依靠南、北兩路大軍渡過潁河,擊破我們的守軍,然后對細陽縣形成合圍之勢。”韓信胸有成竹的說道。
“袁公路兵分三路,韓帥可有破敵良策?”作為韓信身邊的謀士,卻無法為主帥提供破敵之策,魯肅面露慚愧之色的說道。
魯肅是這個時代頂級的戰略家、外交家,卻并非頂級的軍事家。
戰略家重在大局觀的長遠規劃,而并非軍陣對壘時的戰術博弈。
“袁術如果聯合陳王劉寵與徐州牧陶謙,對我們同時用兵,當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