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認為如果兵力相同,自己絕不會敗于韓信。
如今重活一世,見到韓信北上中原,大展神威,連戰連捷,他自然不甘落后,心癢難耐之下,想西進蒼梧,又被范增所阻。
見到亞父分析韓信短時間內并不會繼續進攻汝南郡,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對了,有一件事情,老朽還需與項王明說。
如今您重用江東本地豪族,如顧氏、陸氏、朱氏、張氏、虞氏、魏氏等,本身并沒有問題,因為這些豪族之中,確實出了不少人才。
但是還需防止他們大權在手后,尾大不掉,需要扶植另外一派勢力制衡他們,僅靠老朽與龍且,還是人數太少。”范增神色凝重的說道。
“亞父的意思是招攬一些非江東本地的人才,然后重用他們,讓他們與江東本地豪族分庭抗禮?”項羽若有所思的問道。
“沒錯,否則江東豪族一家獨大,一旦項王親征在外,很可能發生難以預料的政變。”范增目光深遠的說道。
“那挖掘人才之事就交由亞父負責,當年我與劉季最大的差距就是麾下人才的差距。劉季手下人才輩出,我卻僅有亞父一人而已。”項羽無奈的嘆息道。
范增心中腹誹:“項王您那是只有我一人嗎?韓信、陳平都是不受重用才離開,您的心腹皆是項氏一族之人,鐘離眜、季布等人如此有能力,皆被您疏遠。”
不過范增并沒有點破項羽,而是緩緩說道:“老朽確實發現了一位人才,其人十分年輕,卻是可造之材,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哦,不知亞父看好的是何人?”項羽興致勃勃的問道。
項羽知道范增很少推崇一個人,上一次如此向他推薦一個人,還是楚漢之際,后來為劉邦六出奇計的陳平。
當時殷王司馬卬出爾反爾,叛楚歸漢,項羽非常憤怒,遷怒于當初平定司馬卬的陳平等人,逼得對方叛楚降漢。
“項王可知您麾下的一位將領鄧當?”范增笑瞇瞇的說道。
“鄧當,似乎是我麾下的一都尉,能力平平,并沒有任何出彩之處啊?而且他本人亦是江東之人,雖然不是出身世家大族,但也并非外地之人。”項羽思索片刻,脫口而出道。
“鄧當確實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小舅子呂蒙,絕對是可造之材。此人年方十五,不但英勇善戰,并且素有謀略,更難能可貴的是,他還虛心受教,善于學習。”范增對于年紀尚輕的呂蒙十分看好。
原本歷史中,呂蒙出身汝南,年少之時,中原動亂,他渡過長江,投靠了自己姐夫鄧當。
孫策平定江東之時,鄧當投靠對方,曾數次參與討伐山越之戰。
呂蒙時約十五、六歲,經常冒充鄧當的士兵外出作戰,后來被姐夫鄧當發現,非常吃驚,并厲聲喝叱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