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這些正事,陶玉書又忍不住叮囑了陶玉墨幾句,無非是出門在外注意安全,不要去那些危險地方,不要結交不三不四的朋友。
陶玉墨問:“張曼玉算不算不三不四?她前兩天還想約我逛街呢!”
陶玉書滿臉嚴肅,“別理她。有逛街的時間,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演戲。”
她的語氣好像老師要求學霸孤立班里的學渣。
林朝陽看在一旁,心想人家在片場的時候好歹也把你當知心大姐姐,你這也太不地道了!
翌日,林朝陽夫妻倆一起出門去購買要給家里人帶的禮物。
在太古城中心逛街的時候,陶玉書看到負一層的書店,說道:“看到書店才想起來,《楚門的世界》在香江上市了吧?”
“算著時間,應該上了。”林朝陽說。
《楚門的世界》在香江出版遠沒有在內地的聲勢,在香江的文化氛圍里純文學一直就不是主流。
出版之前明報出版社倒是在自家報刊和一些文學雜志上打了廣告,但這些廣告的受眾主要還是局限在文學讀者的范疇。
至于董橋之前所說的簽售會,明報出版社的想法與城出版社不同,他們是打算等上市幾天后有了些聲音和反響后再舉辦。
夫妻倆說話走進了書店,太古城中心的書店很有格調,主營的是英文原版書,這當然不是因為太古是英姿開發商。
而是因為太古城中心的客戶群體面向的多是中產階級,這些人向來是以閱讀英文讀物為榮的。
不過這倒不代表書店里沒有中文書,林朝陽兩人在書店找了一下,還真就發現了《楚門的世界》擺在了專門放新書的書架上。
“看樣子好像賣的還不錯。”陶玉書欣喜的說道。
擺著《楚門的世界》的位置上看起來原本應該是有幾本的,但現在只剩下一本放在那里。
她說著話,將剩下的那本書拿下來翻了翻。
豎版、繁體字、字體和翻頁從右向左,對于內地讀者來說絕對是一種“倒行逆施”的閱讀體驗。
可陶玉書不在乎,她高高興興的看了一會兒書,然后問書店的營業員,“這本《楚門的世界》還有多幾本嗎?”
“女士稍等,我們需要查看一下庫存。”
兩人等了一小會兒,營業員推著小推車來上書,讓林朝陽有種親切感,這活他可干了好幾年呢。
“買兩本就行了,帶書過關的時候麻煩,還那么沉。”林朝陽見陶玉書有大采購的架勢,連忙勸說道。
最后陶玉書只拿了三本,“我們自己留一本,剩下的兩本可以用來送朋友。”
兩人邊說話邊結賬,陶玉書見這期間又有進店的讀者拿起了剛才補貨的《楚門的世界》,嘴角露出輕笑。
“也不知道這本書能在香江賣多少。”走出書店,陶玉書對林朝陽說道。
“管他賣多少呢,反正錢都收了。”林朝陽輕松的說。
《楚門的世界》在香江出版,首印1萬5千冊,明報出版社已經預付了15萬港元版稅。
這個數字對比國內的版稅基數肯定不算多,但香江畢竟只是個彈丸之地。
而且如果賣得好的話,后續還是會有不少版稅的。
這幾個,林朝陽又陸續收到了之前幾本書出版的版稅,現在夫妻倆在香江的銀行戶頭的存款已經超過了150萬港元。
幾天后,香江三聯書店灣仔店從一早就很熱鬧,書店內外聚集了不少熱心讀者。
今天是林朝陽新書簽售會的日子,這些讀者都是為了簽售會而來的。
林朝陽的作品最早登陸香江還要追溯到四年前,當初完全是在機緣巧合下,《梵高之死》被香江中文大學出版社帶到了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