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啊,這次你得謝謝玉書同志,她們林氏影業給你們中影挽回了顏面。”滕進賢的話聽起來像是在開玩笑,但陶玉書覺得更像是一種對丁達明的批評。為了這次電影展,中影沒少花心思和精力,現在看來效果差強人意。
這次的首屆中國電影展,說不定也是最后一屆。
丁達明立刻檢討了兩句,滕進賢擺了擺手,“只是玩笑話,咱們是會后閑聊,別搞的那么正式。”他又問陶玉書:“我看玉書同志在會上沒怎么發言,是有什么顧慮嗎?”
陶玉書苦笑了一聲,思忖著回道:“不是我不想發言,只不過我們公司的身份比較特殊,即便發言也是個人觀點,于大局無補。”
滕進賢笑道:“您能這么想,就證明是個有大局觀的同志。現在不是開會了,咱們私下交流,不妨大膽一點。”
他嘆了口氣說道:“您和您愛人現在雖然在香江,但也是我們自己人,林氏影業又拍出了《孩子王》這樣的好作品來,想必對比國內現在電影事業的發展也應該有所了解。
這次電影展暴露了我們電影行業的不少問題啊!
這幾年隸屬于文化部的幾家故事片廠和省屬電影制片廠生產的新片在逐年增加,但觀影人次卻是在逐年下滑。及至去年年底,已經累計下降了40多億人次。
而在這些上映的電影中,虧損的比例達到了%,28%持平,僅有25%的盈利,情況不容樂觀啊!”滕進賢上來就自曝其短,陶玉書明白他確實是有坦誠交流的想法。
她沉吟了片刻,說道:“滕局長既然這么坦誠,那我就有話直說了。”滕進賢精神一震,他要的就是有話直說。
“正如您所說,國內的電影市場現在看似繁花似錦,實則是在不斷的衰退中。
有人把這歸結為電視劇這種藝術形式崛起的沖擊,這種論調當然有一定道理,但不全對。除了電視,難道舞廳、錄像廳、旱冰場、臺球這些娛樂形式不會分流電影的觀眾們嗎?有一些同志在體制中待的太久了,很容易產生一種本應該如此的感覺。
他們認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本來就應該一年有兩三百億人次的觀影人次、那些制片廠拍出來的電影不管好壞都得有人看、拍電影是藝術,不能往商業片方向去發展..
這些觀點普遍存在于我們國家廣大電影從業者的心中。
但事情的本質是,我們的電影市場自建國以后就處于計劃經濟和統購統銷的控制之下。
現在國家進入改革階段,市場經濟在不斷的沖擊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對電影來說也是如此。
我不負責任的推斷,觀影人次的規模姜縮恐怕還要持續下去,距離觸底反彈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不是在會上,陶玉書說話很大膽,可正是因為她的這種大膽,才更讓滕進賢欣賞。
“玉書同志說的不錯,我們電影人面對的社會環境在發展和變化,再用以前那種老眼光去看待問題是不行的。那您覺得,我們現在最大的問題在哪里呢?”
陶玉書忍不住看了丁達明一眼,丁達明似乎預感到了什么,坐立難安的扭動了一下身體。“我覺得還是大家都沒有改變的動力吧。”
滕進賢眉頭一皺,他在努力理解陶玉書的意思,丁達明松了口氣。
“現在制片廠拍一部電影能從中影拿到九十萬元,這就跟之前的大鍋飯一樣,不管電影是好是壞、是賠是賺。都跟制片廠、導演、演員這些人沒關系,反正大家領的都是工資。
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能拍出好片子呢?”
滕進賢聽到這話忍不住反駁:“也是有不少好片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