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出走新藝城,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必然。
這家從成立以來便內斗不斷地電影巨頭,之所以這麼多年一直能夠持續不斷的發展,說到底是利益的粘合。
只要公司能賺錢,大家就是再不對付,也總能互相適應的。
最近兩年新藝城的內斗愈演愈烈,矛盾早已擺上桌面,新藝城三巨頭各自為戰,公司的發展形勢在不知不覺之間已經原地踏步了好長時間。
去年香江還在討論影壇嘉禾丶新藝城丶林氏三國鼎立的劇本,可自88年開年以來,林氏一路高歌猛進,新藝城現在已經只能看到林氏的背影。
原本的三國鼎立,竟漸漸有變成楚漢爭霸的局面。
春江水暖鴨先知。
新藝城當年起家靠的是一批有才華的電影人,這其中不僅有三巨頭/七怪,還有眾多骨干力量。
這兩年三巨頭互相內耗,底下的人也左右為難。
這時林氏影業趁勢而起,錢多丶事少丶待遇高,順理成章的成了許多在新藝城待的不順心的電影人的好去處。
不光是吳宇森這個實力派導演,這兩年林氏影業陸陸續續接收了不少出身新藝城的導演和編劇。
要票房有票房丶要人才有人才,林氏影業現在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陶玉書樂觀的估計,差不多今年年底,林氏影業帳上的盈馀就足夠還清東亞銀行的貸款。
“3年期的貸款,你1年就還上?”林朝陽問。
“當然不是,我只是形容一下公司現在的賺錢速度,即便還了東亞銀行的錢也不會影響公司的運轉。”
說完了林氏影業的情況,陶玉書又談到了玉郎機構這幾個月的發展。
當初林氏影業收購玉郎機構,差點將黃玉郎送進監獄,玉郎機構內部一片兵荒馬亂,都以為這個新老板入主之后必定會對公司內部進行一次大清洗。
只是證明,玉郎機構的人想多了。
陶玉書入主玉郎機構后,確實有清洗動作,但涉及的范圍并不廣,只清除了黃玉郎胞妹黃妙玲丶秘書梁婉媚等少數幾個黃玉郎的死忠分子。
之后她又宣布給全體員工普漲薪資10%,這一打一拉之間,很快便掌握住了玉郎機構的局面。
度過了股災和收購的兵荒馬亂,玉郎機構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發展速度。
作為香江漫畫的無冕之王,玉郎機構的壟斷地位和賺錢速度無需多言。
早在1984年,玉郎機構的漫畫業務營收便達到了1.12億港元規模。
這幾年公司的營收每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在增長,去年的營收已經逼近3億港元。
而玉郎機構的漫畫業務增長如此之快,原因之一是香江近幾年的經濟高速發展,間接釋放了青少年在漫畫消費領域的購買力。
原因之二,是玉郎機構不斷吞并香江本土漫畫家,比如當年跟黃玉郎齊名的上官小寶,就在玉郎機構上市當年被黃玉郎收入魔下。
原因之三,是玉郎機構這兩年大膽引入了不少日本漫畫。
七十年代日漫崛起,香江漫畫一度被日漫打的潰不成軍。
最后香江漫畫為了自救,師法美丶日漫畫創作形式,引入了日漫的分鏡頭畫法丶歐美的人體結構繪畫方法,再融合本土的武俠小說,成功挽回頹勢。
尤其是黃玉郎這個天降猛男橫空出世,將香江漫畫的創作和生產機制來了個打破重塑。
他將漫畫制作流程進行細分,細化了編劇丶起稿丶鉤頭丶駁身丶填頭丶嵌字等諸多環節,各個環節之間形成流水線作業。
如此一來,玉郎機構的漫畫制作不僅提高了質量,并且制作速度也遠超單兵作戰的同行,短短幾年之間便壟斷了香江漫畫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