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本身質量出色,觀眾口碑絕佳,再加上媒體力量鋪天蓋地的狂空亂炸。
《亞洲偶像》首播即火爆!
短短兩天,香江這座城市的街頭巷尾,人們的茶余飯后,隨處都可以聽見關于《亞洲偶像》的討論。
節目第一期幾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選手,一夜之間便火遍了全城,尤其是第一期第一位登場的鄭伊健,憑借著其俊朗非凡的外表,獲得了無數少女粉絲的喜愛。
《亞洲偶像》的節目都是提前錄制,第一期節目播放后的第二天,來自全亞洲7座城市的210名選手齊聚香江,準備錄制即將開始的淘汰賽。
為此,星空衛視特地包下半島酒店的三層房間,作為選手們的住宿地點。
在比賽期間為了做到信息保密,每天節目錄制都由節目組包的大巴車接送,
包括香江的選手內,未來的兩個月都將住在這里。
當然了,隨著比賽進程的推進,后續的人員肯定是越來越少。
選手們入住酒店之后的第三天,也不知道怎么走漏了風聲,幾十位追星少女自發的聚集到了半島酒店樓下,期盼著能見到鄭伊健一面。
八十年代以來,香江娛樂圈的明星應援文化發展迅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前幾年的「譚張爭霸」。
這兩位歌壇巨星在各種頒獎禮上你爭我奪,導致兩家的粉絲也變得水火不容,甚至發展到了一見面就要大打出手的程度。
節目滿打滿算播出才四天,連第二期都沒出來呢,已經有粉絲自發聚集,
《亞洲偶像》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
《明報周刊》《天天日報》順勢報道,為節自的火爆再添了一把火。
消息傳來,令節目組和星空衛視的人欣喜萬分。
不過高興歸高興,節目組還是立刻就聯系酒店,加強了對選手們的保護,為此甚至開除了一個泄露消息的酒店員工。
在無數觀眾期盼著節目第二期播出之際,星空衛視的好消息不斷。
先是節目收視率出爐,根據ac尼爾森的收視統計,,《亞洲偶像》播出當晚取得了19點收視率。
位列同時段收視第二位,同時段翡翠臺的《勁歌金曲》欄目的收視率為22
點,是當晚的收視冠軍。
別看收視率只有19點,位列同時段第二位,但《亞洲偶像》所取得的這個收視率卻驚掉了香江電視界所有人的下巴。
香江1978年開始有收視率調查的概念,最開始幾年采用的是日記法收集數據,但這種統計方法的準確率比較差。
到1983年之后采用的就是日記法加個人收視記錄儀相結合的方式收集數據,
現在已經普遍采用個人收拾記錄儀調查觀眾的收視行為,收視率調查結果十分精準。
如今香江五家電視臺,無線電視臺的收視率一直處于絕對的領先地位,翡翠和明珠兩臺有熱門劇集播出的時候,收視率一度可以達到60點以上。
即便是平常的日子里,收視率也在40點以上,
所謂「點」,是收視調查機構按照香江的城市特色制定的統計單位,即本港人口的1%,約5.6萬人。
收視統計機構在計算收視率時,正常是不包括未開機用戶的。
畢竟全城的電視用戶,不可能所有人家每天24小時開著電視機。
按照正常情況,香江全城大概有75%左右的開機率,周六周日這兩天晚上的開機率大概在七成,這兩天晚上很多市民都出門娛樂了。
因此無線電視臺的40~60點收視率等于占據了本地的半數左右電視用戶,剩余的半數電視用戶則由剩下的幾家電視臺分潤。
這樣一看,無線電視臺香江電視霸主的地位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