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競爭并不算激烈,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大導演的作品入圍,所以她對章藝謀的參展之路表示很樂觀。“電影節一向不乏爆冷,否則藝謀他們這些年輕的導演是怎么出頭的?還是不能大意!”陶玉書說。參加電影節,電影質量、運氣很重要,但公關同樣很重要。
余玉溪聽著陶玉書的話,臉色鄭重起來,“我明白。”
陶玉書微微頷首,臉色柔和下來,張羅著晚上請大家吃飯。
一周多之后,喜訊從意大利傳來。
《秋菊打官司》以無可爭議的評委票數獲得了本屆威尼斯電影節的金獅獎。
同時,鞏俐也憑借在片中出色的表現,拿下最佳女演員獎,成為第一個摘得威尼斯電影節影后的中國女演員。
《秋菊打官司》也開創了威尼斯電影節的記錄,成為第一部拿下兩個大獎的電影。
多年以來,林氏影業制作、出品的影片在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上斬獲頗豐,而且公司實力與當年也不可同日而語,喜訊傳來,公司里洋溢著喜氣,卻并無孟浪。
對于電影公司而言,一座金獅獎不僅是難得的榮譽,也是實打實的利益,更何況這還是章藝謀的第二座歐洲三大電影節最高榮譽的獎杯。
在林氏影業內大家都知道,內地電影導演不多,章藝謀和陳凱戈二人是林太最為看重的。
兩人也沒有辜負林太的信任,這些年來為林氏影業征戰國際電影節,僅僅是斬獲的金棕櫚、金獅和金熊獎杯就有三座之多,其他次一點的榮譽就更多了。
這回章藝謀拿下金獅獎,所有人都明白,他已經邁上了大師之路,在林氏影業乃至亞洲影壇隱隱有了超然的地位。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同樣在九月舉辦的亞太影展,因為在參加威尼斯電影節,《秋菊打官司》劇組一個人都沒去,結果評委會硬是將最佳影片頒給了《秋菊打官司》。
亞太影展又稱亞太電影節,最早是由亞洲太平洋電影制片人聯盟創辦于1954年,每年在成員國和成員地區輪流舉行。
但由于早年間的意識形態原因,中國一直沒有受到邀請,反倒是香江和灣島成為了其成員。前幾年陶玉書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年年給林氏影業的影片報名參展,尤其是章藝謀和陳凱戈的電影,一次也沒落下過。
她看不上亞太影展這種三流電影節,但不妨礙她給敵對勢力添堵的心。
你不是不讓中國影片參展嗎?我就參加了,你能奈我何?
章藝謀和陳凱戈這倆人的電影是能在歐洲三大電影節上廝殺,參與角逐最高榮譽的質量,來參加亞太影展自然是降維打擊。
主辦方若是不給獎項,損失的是自己的公信力,給了獎項,同樣是在打自己的臉。
陶玉書這一手陽謀玩的很漂亮,前兩年林氏影業的電影只是拿了幾個邊角料獎項,今年主辦方終于承受不住壓力。
不僅《秋菊打官司》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張國榮也憑借著《霸王別姬》拿下了最佳男主角。除了一個最佳女主角,林氏影業的電影幾乎包圓兒了這一屆亞太影展的重要獎項。
帶隊去參加影展的施南生從漢城打電話給陶玉書報告這個好消息,卻得到了一個令人不解的指示。“以后林氏影業的電影不再參加亞太影展。”
施南生十分錯愕,忍不住問:“林太,為什么?”
“也沒什么。我只是想告訴他們,以前他們能拿到獎,是因為我們林氏沒來。我們來了,獎項就是我們的。
現在不參加,也是為了他們好,省得他們以后連個獎項都摸不到!”
感受著陶玉書話里的霸氣,施南生滿心敬佩。
她覺得盡管自己在香江電影界已經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了,但可能永遠也不可能擁有林太這種舍我其誰的霸氣。
“是,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