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后,施南生帶人從漢城回到香江,讓陶玉書意外的是,她此行還給陶玉書帶回來了個人。“林太,這位是來自灣島的李安導演。”
經過施南生的介紹,陶玉書才知道,原來這次李安是帶著他的導演處女作《推手》去參加亞太影展。這部電影去年曾在灣島金馬獎上大放異彩,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推手》應該在亞太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獎。
但可惜幼年期李安遇到了青春期章藝謀,導致此次參展顆粒無收。
施南生和李安在影展遇上,一聊發現都有認識的朋友。
李安是《悲情城市》編劇吳念真的朋友,恰好吳念真又認識許鞍華。
施南生善于交際,見李安滿臉愁容,問他有什么煩心事,李安便將心事和盤托出。
他的處女作《推手》投資1350萬臺幣,約合360萬港元。
資金由灣島中影提供,盡管在金馬獎上大放異彩,但電影上映后票房表現平平,僅得1800萬臺幣,負責投資的中影也因此虧了一筆。
內地有中影,灣島也有中影,不過這個中影的全稱是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李安要拍新片《喜宴》,灣島中影提出了800萬臺幣的投資預算,并且還要和李安對半投資,也就是說他們僅愿意出資400萬臺幣。
剩下的錢,灣島中影讓李安自己去想辦法。
可實際上,按照李安的估算,《喜宴》的成本至少需要2000萬臺幣,資金缺口巨大。
李安跟章藝謀一樣,天生長了一張苦大仇深的臉。
陶玉書聽著他的訴苦,忍不住笑了起來,“灣島這些人啊,真是骨子里的小家子氣!”
李安神色錯愕,陶玉書面露歉意,解釋道:“我不是說你,只是看不慣灣島新聞局的那幫人。”剛成立那會兒,灣島新聞局和港九自由總會沒少給林氏影業找麻煩。
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陶玉書也不介意給他們添個堵。
她緊接著說道:“現在資金缺口有多少?”
“1600萬。”
“剛才不是說2000萬嗎?”
“中影那……”
陶玉書大手一揮,“給你2500萬,灣島那邊的資金不需要了。自己培養的人才都舍不得砸錢,像他們這樣怎么留住人才?”
2500萬臺幣,也就600多萬港元,放在林氏影業,這種投資的電影陶玉書平時甚至不怎么過問。李安第一次見到這么大氣的金主,一時竟不知道該說點什么好,憋了一會兒才說道:“謝謝林太!”陶玉書問:“還有什么需要我解決的嗎?”
李安猶豫道:“中影那邊……”
“你跟他們簽合同了?”
“沒有。”李安搖搖頭。
“那還有什么好顧慮的,他們又不出錢!”
陶玉書語氣輕快,絲毫未將灣島中影放在眼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