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是要面談了,陶玉書心中思量。
雖說新聞集團債務率高得嚇人,但人家畢竟是國際性的傳媒巨頭,默多克主動邀請她吃飯,是禮下于人,必有所求。
陶玉書旗下公司與新聞集團有業務交集的,只有明報企業和星空衛視。
為了解決債務問題,默多克這兩年并沒有停下甩賣紙媒、印刷的腳步,同時也沒有停下在衛星電視領域的擴張。
只是不知道這次約見,默多克是為了哪個業務。
“時間呢?”
“這周五晚上,在文華東方酒店的文華廳。”
“知道了,告訴他們我會準時赴約。”
賴萬琴又提醒道:“6點鐘您要去奔達中心見梁先生。”
陶玉書看了一眼腕上的手表,“好,我們五分鐘之后出發。”
五分鐘之后,黑色的平治由玉郎大廈出發,向中環而去。
作為港島開埠后最早開發的地區,中環是香江毋庸置疑的心臟地帶,也是香江最發達的商業中心。
歷史上由于土地不敷應用,中環進行了多次填海工程,香江會所、皇后像廣場、立法會大樓等建筑都是在填海工程的基礎上建成的。
七十年代中環進入了全盛時期,不斷興建各種各樣的摩天大廈聳立于這里,
讓這里逐漸成了亞洲的金融中心之一,許多香江人都以在中環上班為榮。
陶玉書所乘坐的黑色平治駛入位于金鐘道89號的奔達中心地下車庫,百富勤的梁伯韜已經等在了這里。
“林太!”梁伯韜和陶玉書握手。
多年來,陶玉書一直是梁伯韜的忠實客戶,最近百富勤又負責了亞歐的上市業務,雙方稱得上是合作無間。
“我給您介紹一下,這位是eie方面的岸田徹矢先生,受eie和高日發展的委托,全權負責奔達中心的租售。”
在梁伯韜的介紹下,陶玉書和岸田徹矢打過招呼,然后又在眾人的簇擁下乘電梯參觀大樓。
奔達中心原來是光大、嘉里等財團共同出資建設的金鐘財經廣場大廈。
1987年澳大利亞商人亞倫·奔達創辦的奔達國際在香江上市,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超額認購倍。
奔達國際上市后以大手筆投資而馳名香江,僅僅一年時間,先后購入金鐘財經廣場大廈、半山置地物業、香江電視23.77%股權。
88年奔達國際便以控有公司市值108億港元而名列香江十大財閥第十位,而后開始迅速拋售資產,淡出香江市場。
改名為奔達中心的金鐘財經廣場大廈在當時被作價37.8億港元出售給了日本的eie集團和高日發展。
奔達中心落成于88年,由一組雙子式八角形建筑組成,一座為36層建筑、一座為40層建筑,兩座建筑之間由平臺相連。
總建筑面積高達1050322,即97575平方米。
因其外形獨特,而被中環上班人士戲稱為“樹袋熊”,是如今高樓林立的中環地區的重要建筑之一。
如此規模的建筑,又趕上現在香江房地產市場一片火熱,eie集團和高日發展看準了時機,打算套現離場,售價自然不便宜。
63.6億港元!
這筆交易如果能達成,將會立即刷新1993年度香江商業樓宇交易的新紀錄。
梁伯韜主持百富勤,在香江商業界如魚得水,消息靈通。
一周之前eie集團和高日發展想要脫手奔達中心,他立刻就上了心。
63.6億港元的售價無疑是個天文數字,如果是比照當年eie集團和高日發展購入時的價格,更是上漲了70%。
但時移世易,現在連上環的寫字樓都逼近5000塊一吹了,奔達中心位于中環c
位。
幾乎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資源,合到6200一,絕對不算貴。
最關鍵的是隨著香江經濟的蓬勃發展,中環的寫字樓正變得越來越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