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的背面印的是編委會名單,下一頁便是「編者的話」,標題《謹以此期慶祝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50周年》。
女生的腦海中立刻閃過歷史教科書上的知識,看起來是部關于抗日戰爭的。
她翻到正文頁,自光略過標題和作者名。
「1925年,湖南醴陵。舉著銅號、敲著軍鼓、齊步行進的直系軍閥隊列如龍,氣勢如虹,荷槍實彈的土兵唱看軍歌:
三國戰將勇,首推趙子龍,長坂坡前還英雄,還有個張翼德,當陽橋上登,七吃吃咔喀響連聲,喝斷了橋梁,嚇退了百萬兵,他是英雄第一名!一!二!三!四一街道兩旁擠滿了看熱鬧的人群,土兵的隊伍從他們面前通過,步伐整齊,連隊伍中三名五花大綁的土匪的腳步也踏著軍歌的節奏,顯得萬分的質樸。人從中,一個穿長衫的青年收回眼神,轉身走進了鄰近的茶樓。
身著青色半舊長衫的茶客說:‘又捉了三個,那個高的就是劉老黑,哥老會的大頭目。’同桌的另一人語氣透著疑惑,‘官軍這是咋了,這般賣力捉匪?’
「你還不知道?
「知道什么?
青衫茶客說:‘有大人物要來。’
茶客們閑談聲中,打門外進來的長衫青年在茶樓的角落處坐下。鄰座一男子湊過來,
拱手:‘楊老師?’長衫青年:‘是我,楊立仁。’
男子撩起袍子坐下說:‘我就是周世農。’楊立仁恍然說:‘噢,你就是聞名江湖的周《人間正道是滄桑》脫胎于后世2009年在央視一套、八套同時播出的同名電視劇。
電視劇以1925~1949年之間華夏大地波瀾壯闊的風云變幻作為歷史背景,講述了楊家兄妹三人和黃埔軍校同窗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揚,從手足情深變為水火不容,命運交織的故事。
整部電視劇通過個人命運的變幻展現了當時兩d分和、家國變遷的恢宏圖景,在播出當年收獲了極高的收視率和觀眾好評,被無數讀者奉為「神劇」。
現在電視劇變為,沒有了畫面的故事感,卻在文字的樸素陳述中更加醇厚、動人,一幅民族積弱、國家動蕩的亂世畫卷徐徐在讀者面前展開。
女生逐漸看得入迷,十多分鐘里一動不動,直到同來書店的朋友選好了書,來到她身邊。
「紅梅,看什么呢?這么入神。」同學問。
紅梅恍然驚醒,晃了晃手里的雜志,「林朝陽出新書了,在《人民文學》發的。」
同學驚奇道:「這么厚?」
「是啊,還是發的專號呢。」
同學將雜志拿到手中掂量了一下,等又翻了翻內容,「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不是偉人的那句詞嗎?」
同學看著專號十分意動,但她看了一眼雜志定價。
12元6角!
同學臉色苦澀,「也太貴了。」
「這么一大本呢?頂三本普通的長篇了,不貴。這樣,咱倆合買一本好不好?」
聽著她的提議,同學喜笑顏開,答應之后又央求道:「讓我先看好不好?」
「那這周你幫我打早飯,還有占座。」
「你也太貪心了,只能一樣。」
紅梅猶豫了一下,「那還是打早飯吧。」
商量好后,兩人興沖沖的結了賬打算返回學校,同學路上不忘問:「矣,這講的是什么啊?這么厚!」
「好像是講抗日戰爭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