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文有些抗拒的說道:「媽,我現在沒打算找女朋友。」
「沒讓你找女朋友,你先去看看。當個朋友相處嘛,人家可是很優秀的,她媽燕師大畢業的,跟你大姑是校友,她爸在部委”」
陶玉書搖了搖頭,她本來要說的話被趙麗成功的岔了過去,便沒再提。
兩周之后,元宵節剛過兩天,林朝陽出現在《人民文學》雜志社,今天是《人間正道是滄桑》作品研討會的日子。
《人間正道是滄桑》自發表以來,在當代文壇掀起了罕見的轟動效應,國內文學界對這部盛譽空前。
許多評論家認為,這部「比之那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并不遜色」。
因而今天為這部召開作品研討會,規格也是很高,并且嘉賓來源也打破了一般作品研討會的常規。
不僅有《人民文學》邀請來的作家、評論家同行,還有總政文化部的人、zyd史研究室的教授。
研討會開始后,各人發表對的看法和感想,總體而言到場的專家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人間正道是滄桑》在我們當代文壇,毫無疑問是叢林中一棵枝葉茂盛、
崴生輝的大樹,確確實實是一座拔地而起、風光無限、撼人心魄的藝術高峰!」
「這部作品既有嚴肅深刻的思想內容,又有生動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兩者完美的結合,提高了的品位。
篇幅宏大而情節、人物發展卻又完整自然。
特別是能把人物的命運與性格的展示同時代的歷史變遷結合起來,這就不僅加強了人物性格的深刻性和豐富性,而且使作品產生極強烈的厚重感。」
其中也不乏理智的探討,評論家蔡葵就提出:「進入后半程,情節推動出現了明顯的乏力,有一種預設結果的過程推演,太過想當然了,少了開篇時的跌巖壯闊。」
林朝陽笑呵呵的回應道:「關于這個問題,我有話要說。」
他不是經不住批評的人,之前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他都虛心接受了,但在這個問題上他卻想要為自己辯駁幾句。
「老蔡談到后半程的情節乏力問題,指的肯定是解放戰爭那一段。我先說明啊,為了這部我可是咨詢了不下二十位老將軍。
里面所涉及的戰場情勢和總體走向都是符合當時情況的,作為來講,它的鋪設肯定是不夠曲折、跌巖的。
但現實就是如此,這事你不能怪我,要怪就怪我d的將領們太妖怪。
就好比偉人當年指揮的si渡赤水,你能說kmt太無能嗎?實在是偉人對于戰局的預判妙到毫巔,簡直是站在了上帝視角上。」
林朝陽說話的語氣輕松愉快,總政文化部和d史研究室的人聽得也不禁發笑。
在場的嘉賓里,數他們對近代戰爭史最了解,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越是了解,他們就越知道林朝陽這話是多么正確。
我d的勝利史,雖然也經歷了各種各樣的磨難,但也確確實實是一部開掛史。
來自d史研究室的張鴻昌教授站出來為林朝陽做背書,說道:
「朝陽同志說得不錯。在這方面我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意見,就拿中所提到了遼沈戰役來舉例。
作為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之一,這場戰役打了52天,我們雙方總計投入了一百多萬兵力—」
他前后講了二十多分鐘,將遼沈戰役的整個局勢講了個透徹,尤其是最后雙方的1:6.8的戰損比,張鴻昌教授臉上寫滿了驕傲。
「所以這事啊,真不是朝陽同志為我d唱贊歌,又或者是他預設了結果,簡而化之的處理情節,而是實實在在的尊重了史實。」
有了他的背書,蔡葵提出的問題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