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在給出這個’交代‘之前,劉榮也愿意給足劉舍表現自我的機會。
”陛下雄才偉略,為我漢家革新軍功核算之制,此誠宗廟、社稷之福。”
“——臣,謹以為天下賀!”
“然······”
不出任何人預料的彩虹屁,緊接著就是同樣不讓人感到意外的轉折;
便見劉舍深吸一口氣,先是對不遠處,仍呆跪在地的程不識略帶歉意的一拱手,以表明自己并非針對程不識。
而后,方面色復雜道:“昔,太祖高皇帝于東宮長樂,斬白馬而與功侯百官誓盟:非劉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
“——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自高皇帝白馬誓盟,我漢家屢有因功獲封為侯者。”
“有梧侯陽成延,曾為秦軍匠,受太祖高皇帝任為少府,主監督造長樂、未央二宮,后又都建長安城——因督造之功、匠人之術,而獲封侯爵食邑五百戶。”
劉舍話音落下,人群中當即走出一道老邁的身影,面帶感激的對劉舍拱手一拜。
卻非初代梧侯陽成延,而是二世侯:陽去疾。
作為開國元勛中,底氣最不足的工匠侯,尤其還是元勛功侯中食邑最少、政治成分最平常的小侯爵,梧侯一脈這些年,幾乎可以說是毫無存在感。
尤其是在初代侯陽成延離世后,二世侯陽去疾,愣是連亡父一手搭建起來的漢少府都沒能進去!
能有這么個機會在天子面前露臉——哪怕只是被順帶提了下名字,對于梧侯家族而言,也完全可以算作是恩德了。
對于陽去疾的拜謝,劉舍也沒有心虛,只坦然受之。
而后再道:“還有故南皮侯、章武侯這樣的外戚恩封侯,因為謹守外戚本分,又為天子羽翼、為國臂膀,而獲封為侯。”
這話一出,外戚們看向劉舍的目光,頓時便帶上了一抹不善。
——太祖高皇帝白馬誓盟:非有功,不得侯。
你外戚有個哪門子的功?
單就是‘恩封侯’三個字,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至于劉舍提及此,為何會引起外戚群體的強烈不滿,自然是由于這些外戚,本身就是有些心虛的。
而且比起梧侯家族的心虛,外戚群體的心虛來的更加強烈。
畢竟人家梧侯,雖然立的不是軍功,但也好歹是長樂、未央兩宮,以及整個長安城的總工程師——人家有功勞,僅僅只是沒有軍功而已;
可這些個外戚,那是有一個算一個,個頂個的沒用!
就說當朝最大的外戚家族竇氏:碩大一個家族,男丁足有上百,愣是只挑出一個竇嬰拿得出手,外加一個中人之姿的竇彭祖能勉強湊數。
剩下近百號人,愣是連一個能湊數的都找不出來!
甚至就連竇彭祖,都是因為襲爵南皮侯,才勉強具備了湊數的資格······
就這,竇氏一族都還被朝堂內外稱贊,說是三五帝以來,從來沒有哪個外戚家族,有如今竇氏這般賢善。
竇氏尚且如此,劉榮的母族栗氏,那自然就更不用多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