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帝王之家無小事。
即便是再瑣碎的閑談,也同樣暗含著足以左右宗廟、社稷,乃至文明進程的大事。
就說此刻,曹皇后嘴上說著‘陛下挺好,常來看我’,卻非常巧妙的用一個‘看’字,隱晦指出了劉榮去椒房殿,僅僅只是‘看’曹皇后,卻并沒有做其他該做的事。
竇老太后作為老劉家的大家長,同時又是后宮事務當仁不讓的掌舵人,也當即作出表態:皇帝,這也太不應該了?
而后便是栗太后站出來,將自己掌握到的訊息共享給了曹皇后、竇老太后二人,大致意思是說:別擔心,我兒有他自己的考量,不是不喜皇后,而是擔心皇后生育困難,所以才拖著。
這么一個有些上不得臺面,甚至都無法直說的話題,若是放在民間,又或是王公貴族家中的婆媳之間,到這里,其實就該結束了。
——曹皇后就該站出來表示:讓祖母、婆婆擔憂了,是孩兒的不是;
栗太后則溫言撫慰一番:我兒還是中意皇后的~
最后再由竇老太后站出來拍板:皇后別擔心,我回頭說說皇帝,必不讓皇后受了這等委屈……
但在皇家,話題發展到這里,卻遠沒有到結束的時候。
此刻的曹皇后,心中是疑慮重重。
從本心上講,曹皇后,非常擔心!
擔心當今天子榮如此這般,是自己,又或是背后的母族平陽侯一脈,做了什么惹惱天子的事,這才使得劉榮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懲罰,或者說是敲打平陽侯家族: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朕給出去的東西,說收就能收回來!
如果真是這樣,那曹淑一個困居中宮的婦道人家,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只能和母族聯系一下,看看是什么事惹惱了天子,再嘗試著讓天子消消氣。
可方才,栗太后一番話,卻又讓曹淑有些拿捏不準了。
——若是因為旁的事惱怒于平陽侯家族,那劉榮說不定什么時候消氣了,就能在椒房殿隔三差五過夜了。
可按照栗太后這個說法,劉榮顯然是傾向于短時間內,都避免在椒房留宿,與曹皇后全周公之禮。
這,事情可就大條了!
但凡是一個合格的政治人物——甚至是稍微有點政治嗅覺的人,都不可能不明白:當皇帝為某個不合理的舉動,找到一個看似合理的緣由時,那這件事,就有些問題了!
皇帝費盡心機找尋的緣由,或者說借口,未必有幾分真;
皇帝如此費盡周折,也非要繼續這個不合理的舉動,才是其中的關鍵。
舉幾個例子,便不難發現這一點。
——太祖高皇帝之時,太子劉盈好儒、軟弱,頗為太祖皇帝所不喜;
及至戚夫人得寵,皇三子劉如意水漲船高,為太祖高皇帝評價為:類己!
朝堂內外聞之而驚,當即便找上了太祖劉邦,委婉勸諫道:陛下已經冊立了儲君太子,如今卻說另一位公子肖父、類己,這恐怕是在動搖宗廟、社稷的根本,縱容某些歪風邪氣啊?
不料太祖劉邦當即擺擺手,滿不在乎道:太子之所以是儲君,是由于太子乃嫡長,又頗得朝堂內外愛戴;
朕覺得幼子類己,則不過是作為一個父親,對某個更像自己的兒子多些偏愛罷了……
到這個時候,整個朝堂上下的元勛功侯,就都知道事情大條了。
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