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曲任氏動動手指頭,就能在關東引發一場又一場動蕩,乃至于風暴!
對于這么一個擁有死人不該擁有的武裝,又掌握私人不該掌握的影響力的家族,劉榮的態度只有一個。
——先孝景皇帝曾有言:一個人想不想反,不重要;
有沒有能力反,才是關鍵。若是沒有反的能力,那即便他天生反骨,也根本不用當回事;
但若是他擁有反的能力,哪怕他忠心耿耿如諸葛武侯,也完全可以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而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此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宣曲任氏雖得太宗皇帝‘舉族忠良’之贊,然此族所具之長水胡騎八百,萬為我漢家所不容。”
“——今日,孫兒也同皇祖母交個底;”
“宣曲任氏,萬不可這般肆意逍遙!”
“若不能盡散其長水胡騎八百,另遷居孫兒之茂陵邑,孫兒便是發兵十萬,也絕不容此族有一人,存于這天地之間!”
“至于太宗孝文皇帝之聲譽——孫兒自不愿悖逆先祖,卻也不愿為先祖隨口一言所掣肘。”
“太宗皇帝清譽,孫兒會盡力而為;”
“若事不可為,孫兒,也只得先行向皇祖母告罪……”
鄭重其事的說著,劉榮還不忘從榻上起身,對著老太后便是沉沉拱手一拜。
而在御榻之上,聽身旁宮人說起劉榮的舉動,竇老太后心下也是不由一沉,徹底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
——就連宣曲任氏!
就連得太宗孝文皇帝背書的宣曲任氏,也沒能讓劉榮生出哪怕些許忌憚!
就連關東影響力最大,最不好處理的宣曲任氏,劉榮都下定了非鏟除不可的決心!
那剩下的……
“便是宣曲任氏,都沒能逃過皇帝的如炬慧眼;”
“想來,此番過后,關東往后十數年,當再也無有豪強、宗族之禍了?”
聽出竇老太后語調中的不滿,劉榮確實一臉嚴肅的沉沉點下頭。
“宣曲任氏,是這次強遷關東豪強的典型!”
“除糧商:宣曲任氏,還有車馬行商:洛陽師氏,鋼鐵商:蜀郡程鄭氏、卓氏,臨淄豪俠:刀間等。”
“——孫兒意此番勞苦,使關東得至少十年太平!”
“而長安朝堂,也可于此十歲之間,專心于內治關中、外戰匈奴,而無有關東之憂也……”
劉榮話說的坦誠,竇老太后的情緒,也基本是明寫在了臉上。
——宣曲任氏,那就是太宗孝文皇帝,為自己所倡導的‘儉樸’‘本分’等民風,而專門立的一個整節牌坊。
作為太宗孝文皇帝的妻子,竇老太后如今所得到的一切——無論是身份地位、榮華富貴,還是天下人的憧憬、歷史上的評價,都幾乎完全源自太宗孝文皇帝。
如果說如今天下,有誰比當今劉榮,還更不希望太宗皇帝聲譽受損,便必定是竇老太后無疑。
所以,對于劉榮不打算放過宣曲任氏,甚至要拿宣曲任氏立典型的盤算,竇老太后自然是本能的感到不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