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還是到來了……”
“早該有所準備的……”
“早就該想到,這一天,早晚都會到來……”
一時間,周仁身上的氣質,都不受控制的萎靡了下去。
只是即便如此,周仁也還是強打起最后一絲精神,對劉榮拱起手,請劉榮‘明示’。
周仁,顯然是打算站好最后一班崗,給繡衣衛一個體面——至少是相對體面的結局。
但劉榮接下來的一番話,卻讓周仁感到一陣茫然無措的同時,又讓這位年過半百的老臣,重新點燃了內心深處的一團火苗……
“過去這些年,繡衣衛主要的工作,都是搜集關東宗親諸侯的情報。”
“從關東地方郡國收集到消息,并匯總到梁都睢陽,而后上報入長安——這套模式,已經很成熟了。”
便見劉榮深吸一口氣,神情淡然道:“卿,是先帝最信重、最親近的臣子。”
“想必先帝心中所想,不需要朕再去過多贅述。”
“——吳楚之亂,并不是我漢家削藩的結束,而是一個最基本的開始。”
“吳楚之亂得以平滅,我漢家,才真正具備了削藩的可能、才真正具備了削藩的客觀條件。”
“削藩,是一場持久戰、拉鋸戰。”
“所以關東那邊,繡衣衛還是要繼續盯著的。”
劉榮此言一出,周仁當即一愣,心態頓時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而劉榮接下來的話,也終于讓周仁,吃下了關于繡衣衛的最后一顆定心丸。
“只是關東宗親諸侯,不應該是繡衣衛的全部工作——普天之下,還有許多其他的地方,需要繡衣衛去忙碌。”
“——比如嶺南百越;”
“比如西南夷諸國;”
“比如朝鮮半島;”
“再比如:草原——幕南、河西乃至西域,甚至是河套地區,都需要繡衣衛,去構建起新的情報組織。”
…
“朕的意思,是讓繡衣衛內部,進行一次體制改革。”
“從原先,繡衣衛士打探情報、上報上線,再匯總于卿之手——這簡單的網絡,改為更為標準、緊密的情報網絡。”
“繡衣衛內部,也應當成立對應的分管部門。”
“比如匈奴司、南越司,又或是西南司、朝鮮司之類……”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