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摸派人去宣讀個詔書,再在非正式場合提上一嘴‘嗯,這個商隊很不錯’,也就差不多了。
至于以后,究竟是讓這支商隊繼續維持原班人馬,以梁商張柏,外加那百十護衛、五名繡衣衛行走于河西和西域,還是增加繡衣衛的人手,乃至于直接接管那支商隊,劉榮也有著自己的考量。
——一開始,肯定不能直接把原班人馬全踢出去。
最穩妥的方式,是原先的護衛悉數取締,重新填一批護衛、打手進去,以免消息泄露;
至于繡衣衛,則分批次逐漸摻入這支商隊。
比如商隊下一次出關,先讓商隊中的繡衣衛人數,達到二十到三十人;
再下一次,增加到五十人左右;
然后七十人、一百人、一百五十人……
最終,經過潤物細無聲的蠶食,劉榮要讓這支商隊達到最終形態:由梁商張伯領銜(可替換),并由兩百人左右的繡衣衛情報人員組成的,披著商隊皮的草原情報組織!
而這個新組織,也與劉榮接下來,對繡衣衛內部的整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過去這些年,繡衣衛內部雖說不上混亂,但卿,終歸還是有些勞苦的?”
短暫的沉默之后,劉榮如是一語,算是正式開啟了這個議題。
不料劉榮話音未落,周仁便略帶驚愕的抬起頭,旋即五味雜陳的點下頭,脊背都佝僂下去了些許。
——在周仁看來,繡衣衛這樣的情報部門,本身就是特殊時代下的特殊產物,為了特殊使命而誕生。
現如今,特殊的時代已經結束,特殊的使命已經完成。
考慮到當今劉榮,又向來是以正大光明、堂堂正正的政治形象示人,周仁很難不得出‘繡衣衛要退出歷史舞臺了’的結論。
作為繡衣衛的聯合創始人,以及實際操作過程中的第一屆話事人,對于這個情報機構,周仁是有相當復雜的感情的。
作為朝臣,以及一個同樣具備樸素價值觀的漢臣,周仁知道這樣的特務情報組織不該存在——至少不該用在‘監察百官’這樣的歪門邪道上。
但作為這個組織的第一任領導者,周仁又很舍不得這個組織,就這么輕易、草率的退出歷史舞臺。
最后,同時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周仁,是郎中令。
是‘一朝天子未必一朝臣,但一朝天子,肯定會有一朝新的郎中令’的郎中令。
周仁這個郎中令的使用者:先孝景皇帝劉啟,已經是‘先孝景皇帝’了;
周仁之所以還能坐在這個位置上,之所以能繼續做劉榮的郎中令,唯一的原因,便是繡衣衛。
——漢家不需要周仁做郎中令;
劉榮的太子宮班底、潛邸心腹當中,更是有不知多少人,盯著郎中令這個雖然沒有上升空間,卻和劉榮最為親密的要害位置。
而劉榮之所以反邏輯、反常態化的留下周仁,并不去任命新的郎中令,唯一的原因就在于:繡衣衛這個組織,只有周仁這個聯合創始人玩兒的轉。
現如今,劉榮隱隱表露出取締這個組織的意圖,周仁自然難免感到失落。
沒了繡衣衛,周仁自然也就沒了繼續‘占著茅坑不拉屎’,霸占郎中令之位的可能。
不再是明面上的當朝九卿郎中令,也不再是暗地里的繡衣衛指揮使,周仁,就只會是單純的‘汝墳侯’。
一個再尋常不過,且賦閑在家的普通侯爵。
而且是掌握太宗、孝景,乃至當今劉榮祖孫三代漢天子無數秘密的‘普通’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