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兩手準備
至于自己的訴求——什么黑呂后,抬生母薄太后,亦或是通過自己的優秀,來襯托出自己入繼大統的正確性,太宗皇帝則都沒有急于一時。
呂太后的是非功過,太宗皇帝交給了歷史去評判;
自己的優秀,太宗皇帝更是用自己的一生,來身體力行的給出了證明。
而在太宗皇帝百年,先孝景皇帝駕崩,文景之治已經在漢室天下,綻放出一朵朵燦爛的,結出一顆顆美味的果實后,當年那件事的政治定性,似乎也就沒那么重要了。
——諸呂或許有錯;
——功臣們大抵有功;
太宗皇帝,或許原本不該被迎立。
但今天,人們回想起當年之事,只會說:還好是太宗皇帝被迎立,才有的這文景之治,才有的這天下人安居樂業的盛世。
放到現如今,劉榮打算在朝鮮半島有所動作,便要先給當年,衛滿顛覆芥子朝鮮政權一事定性,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具體作何定性,在千百年后——甚至在短短數十年后,便不再會有人在乎。
尤其是在劉榮推動漢家對朝鮮半島的掌控,并順利將朝鮮半島納入華夏文明的懷抱之后,更沒人會在意劉榮,對衛滿顛覆芥子朝鮮一事,究竟做出了怎樣的政治定性。
但顯而易見的是:這,都是從事后,從結果出發倒看過程。
然若是從起點出發,從事態即將開始的眼下,來看到這一政治定性,卻是截然不同的情況。
——芥子朝鮮早已滅亡,芥子朝鮮末代君主所建立的馬韓政權,也同樣回到了馬韓人自己的掌控。
所以,劉榮做出這一政治定性,是不需要考慮芥子朝鮮政權的立場的。
說白了,就是不用照顧芥子朝鮮政權的感受。
畢竟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死人的感受是不需要在意的,死人更是不需要‘給交代’的。
政權也同樣如此。
滅亡的政權,和死亡的人一樣,無法開口說法,無法為自己正名,無法為自己辯解,更不需要有人給其一個‘交代’。
反倒是衛滿朝鮮,在顛覆芥子朝鮮,鳩占鵲巢之后,政權非但延續至今,還成為了朝鮮半島數一數二的龐大勢力。
如今的朝鮮半島,與亞洲大陸相連的北半島,幾乎完全在衛滿朝鮮的掌控之下,作為衛滿朝鮮疆土而存在。
剩下的南半島,以及南、北半島交界處,還有被半島與漢室燕東地區的接連處,則被辰韓、馬韓、真番、高句麗等大大小小的政權所瓜分。
故而,在作出這一政治定性之前,劉榮必須要考慮清楚:如何定義衛滿朝鮮政權。
是將衛滿朝鮮,直接歸為叛王臧荼余孽,顛覆芥子朝鮮所建立的非法政權
還是從現實利益的角度出發,對衛滿朝鮮政權的建立過程,進行一定程度的粉飾、對衛滿朝鮮政權的合法性,進行一定程度的承認和認可
這兩種選擇,將會導致漢室未來,對朝鮮半島采取兩種截然不同的處理態度。
如果劉榮選擇前者,那漢家‘正義’的形象,無疑會讓朝鮮其余政權,對漢家產生更高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