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會認為,漢家是講道理的,是愿意主持公道的。
但這一選擇,會將如今,占據朝鮮半島半壁江山的衛滿朝鮮,直接推向漢室的絕對對立面,一場中等規模、烈度的戰爭,將不可避免。
若劉榮選擇后者,則是截然相反。
——漢家在朝鮮半島各政權心目中的形象,會逐漸朝著‘罔顧事實,只故自身利益’的負面方向靠近,漢家未來在朝鮮半島開展工作,必然會遇到許多無形當中的阻力。
得不到這些政權,尤其還是土著政權的認可,漢家掌控朝鮮半島的進程,必然會被大幅放緩。
甚至就連得了便宜,得到漢家示好的衛滿朝鮮,也未必就會領情。
而是大概率會想:都說漢家怎么怎么強大、怎么怎么牛逼,怎么怎么正義之士、師出有名;
到頭來,還不是給我衛滿朝鮮跪了
漢家強大,吹的吧
別是個紙老虎,連我都能給戳破的吧
就算不到這個程度,衛滿朝鮮對漢家,也很難生出多少親近之意——甚至就連原有的敵意,都未必會減弱多少。
沒辦法,這純屬歷史遺留問題。
衛滿朝鮮‘燕王臧荼部將,叛賊余孽’的出身,使得作為反面角色的衛滿朝鮮,天然就對正面角色的漢家飽含敵意。
哪怕漢家釋放善意,哪怕知道自己沒資格拒絕,衛滿朝鮮也大概率會虛與委蛇,明面上和漢家勾肩搭背稱兄道弟,暗地里卻臥薪嘗膽,包藏禍心。
這兩個選擇,說不上哪個絕對好、那個必然壞。
前者從長遠角度有利于漢家,卻會讓漢家在短期內,陷入一場發生在朝鮮半島的戰爭。
后者則能在短期內,為避免這樣一場戰爭的發生,但在長遠角度,卻會為漢家埋下很多隱患。
如果,漢家還是過去的漢家——還是過去,那個無所不用其極,只顧著別和匈奴人打起來,其他什么事都顧不上的漢家,那最好的選擇,無疑是站邊衛滿朝鮮。
具體操作也很簡單;
以芥子朝鮮窩藏燕王臧荼余孽,對宗主國漢家陽奉陰違,包藏禍心為由,將芥子朝鮮被顛覆一事,歸為‘咎由自取’,純屬蒼天有眼。
至于衛滿朝鮮,則可以扯幾句‘已經知道錯了’‘先祖的罪不該由后人承擔’之類,將如今的衛滿朝鮮,與那個隸屬于燕王臧荼的余孽衛滿分割。
再說些衛滿朝鮮恭順漢室之類的場面話,這場政治定性便算是定下了。
只可惜,這都是‘如果’。
如果漢家還是曾經,那個羸弱貧窮的漢室,如果漢家還忙著穩住匈奴人,暗中茍發育,劉榮才有可能做出這樣的選擇。
但事實卻是:如今漢室,前所未有的強大,在匈奴人面前前所未有的硬氣,對匈奴人這一外部威脅的擔憂,也是前所未有的約等于零。
——如今的漢家,是能夠騰出手,不惜以一場戰爭為代價,來處理包括匈奴人在內的所有外部問題的。
用最直白淺顯的話來說,便是如今漢室,連和匈奴人打一仗都不怕,還能怕你衛滿朝鮮
對于如今漢室,對于天子劉榮而言,在朝鮮半島打一仗,真正需要顧慮的,并非是這場戰爭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