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歷史使命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也是華夏文明獨有的憂患意識。
——給孩子留點什么,早晚用得到。
明白了這些——明白了封建時代,底層民眾對世界的認知和了解,再回過頭。
說這個時代的百姓,根本不在乎是哪個姓劉的坐皇位,只在意皇位上坐著的到底姓不姓劉,也就是很好理解的了。
因為這個姓劉的和那個姓劉的,對老百姓而言,都是姓劉的。
劉盈做皇帝,不會給天下百姓多發一石粟;
劉如意坐天下,也不會讓天下人口袋里少一枚銅錢。
太子啟順位繼承,不會讓農稅從三十稅一變成六十稅一;
梁王劉揖繼承皇位,也不會讓農稅恢復到十五取一。
無論誰坐天下——只要他信劉,那就是漢家還在。
只要漢家還在,那就是一切都不變。
農稅三十取一,口賦每人每年四十錢,兵役每個男性都要服兩年,更役每三年一次每次一個月,徭役每三年一次每次十五日。
反之,若是皇位上坐著的人不姓劉了,那就是漢家亡了,改朝換代了。
漢家的稅、賦已經夠低了,新朝的稅賦幾乎不可能更低;
也就是說,老百姓在新朝的日子,只可能比過去更差,絕不可能比過去更好。
這,其實也是民心的某種體現。
這一切,也都是和老百姓息息相關,能讓老百姓直接感受到的切身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誅呂之亂平定后,到底由誰坐漢家的江山社稷,對于廣大底層民眾而言,其實就只有一個點需要關注。
——新皇帝還姓劉不
——立了新皇帝,那天下還是老劉家的大漢不
不等老百姓主動猜測,諸呂之亂的本質,就已經把答案擺在了天下人面前。
諸呂之亂,就是這幫姓呂的,想推翻老劉家的大漢!
平滅誅呂,就是為了扶保劉漢社稷,保住老劉家的江山社稷,讓漢家的皇位,依舊由姓劉的來做!
明確了這一點,老百姓其實也就安心了。
沒有改朝換代,還是老劉家的大漢就行。
皇位上坐著的天子,還姓劉就行。
管他是誰、叫什么——劉恒也好,劉襄也罷,劉長也行,甚至劉濞也無所謂;
反正姓劉。
到底誰來做,那是老劉家自己個兒的家事兒,俺們這些莊稼漢就別摻和了,安心種自己的地吧。
如此背景下,入繼大統之初的太宗孝文皇帝,其實就很需要在天下人面前,建立自己‘劉氏大家長’‘劉氏內部眾望所歸的皇位候選人’的形象了。
還是那句話;
皇位上坐著的,只要姓劉,天下人就不在乎具體是誰。
至于這個人合不合格、該不該坐,那就是老劉家自己的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