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惠劉盈絕嗣,第一順位:父傳子不成立;
——第二順位:兄傳弟,候選人分別為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
最終,陳平、周勃為首的誅呂功臣集團,以‘更年長’‘更穩重’為由,選定了和呂太后沒那么親近的代王劉恒,也就是后來的太宗孝文皇帝。
至于彼時,一度以為自己已經穩坐皇位,最終卻與大位失之交臂,以至于抑郁而終的齊王劉襄
按照這個順位排序,齊王劉襄,作為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和孝惠劉盈之間的關系,屬于第一順位父傳子、第二順位兄傳弟、第三順位侄傳叔伯以后的,第四順位:手足兄弟的兒子。
也就是說,當年,哪怕陳平、周勃等人并未因齊王劉襄兵強馬壯,立之恐不好拿捏而將其排除出候選人名單,哪怕是按規矩排次序,齊王劉襄的傳承順位,也是非常的靠后。
——第一順位的孝惠諸子,固然是被陳平、周勃人工排除;
——第二順位的孝惠手足,還有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兩個人選;
第三順位,也就是孝惠劉盈的叔伯輩,當時也有尚在世的楚王劉交。
第四順位,即劉盈叔伯的兒子們、兄弟的兒子們,劉襄也依舊不是唯一人選。
叔伯輩的兒子,有大伯武哀王劉仲家的兒子:羹頡侯劉信;
有二伯代頃王家的兩個兒子:吳王劉濞、德侯劉廣;
有四叔劉交家的兒子們,如劉富、劉禮等。
真要這么排下來,哪怕是在第四順位,齊王劉襄的排序也不是穩居榜首的。
也就難怪最終,對陳平、周勃選定太宗孝文皇帝的舉動,齊王劉襄再怎么不甘,也只能逆來順受了。
——人家確實名正言順啊!
——人家和嫡脈的關系,確實比你近啊!
人家小皇帝死了,皇位不給親四叔,難道給你這個大伯家的堂兄
這特么眼瞧著都要出三服了……
所以說,諸呂之亂平定后,齊王劉襄錯失王位,雖然核心原因是其兵強馬壯,陳平、周勃擔心不好控制,但從程序上來講,齊王劉襄也同樣不是最高順位繼承人。
選代王劉恒入繼大統,才更符合程序。
反倒是齊王劉襄——如果陳平、周勃真決定扶立劉襄,反而還要再費一番功夫,想辦法把劉襄的順位往上抬。
比如,把代王劉恒、淮南王劉長也搞死,讓孝惠劉盈在‘絕嗣’后,進一步失去所有的手足兄弟……
總而言之,排在皇位傳承第四順位的齊王劉襄,哪怕是兵強馬壯,也是無法反抗陳平、周勃‘迎立代王’的決定的。
自然,同樣處于第四順位的吳王劉濞,對剛入繼大統的太宗孝文皇帝,也幾無威脅可言。
因為齊王劉襄,僅僅只是第四順位中‘未必獨占鰲頭’;
而吳王劉濞、德侯劉廣二人,卻注定是在這個第四順位中,穩居倒數的存在。
沒辦法;
誰讓他們的老爹:代頃王劉喜,有匈奴人兵臨城下時,直接棄國而套的‘光榮歷史’呢
老爹如此不中用,連帶著,兒子們自然也就抬不起頭了。
也正是因為吳王劉濞,有代頃王劉喜這么個丟人的老爹,反而更能讓當年的太宗孝文皇帝,全無顧忌的親近劉濞,將其視為自己在老劉家內部的堅實盟友。
因為沒人愿意接受一個非高皇帝血脈、與老劉家嫡脈差點出了三服,而且祖上還有黑歷史的遠方宗親諸侯,坐上漢家的皇帝寶座。
在這一點上,劉濞的優勢得天獨厚,也確實為劉濞在太宗孝文皇帝面前,贏得了許多其他諸侯想象不到的好處。
礦山開采權、貨幣鑄造權,自然都不用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