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從落后體制下的農業文明,發展到近現代科技文明,人類卻只了不足百年。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那句話,似乎是對的。
戰爭,確實是驅動著人類,不得不往前進步、探索的催化劑。
因為只有戰爭所帶來的危機,才會逼的文明、政權不得不進步。
反之,若沒有戰爭,甚至連一個像樣的對手都沒有,那再龐大的社會資源,也會被貴族用于奢靡享樂,而不是探索技術。
在這一點上,華夏文明,是有過血的教訓的。
所以,劉榮從來都不覺得眼下的匈奴人,亦或是未來的鮮卑人、契丹人之類的游牧民族,是上天派來壓制、懲罰華夏文明,以平衡機制的。
恰恰相反。
——正是這些游牧民族的存在,才讓華夏文明長期處于憂患意識當中,被迫的,不得不在強大自身的路上一路狂奔。
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未來有朝一日,如果有機會消滅草原游牧民族,讓華夏文明徹底吃下草原,順帶著把游牧民族也收納為華夏民族的一份子;
哪怕有這么做的可行性,劉榮大概率也會選擇‘養寇自重’,給游牧文明留一個口子。
就像狩獵成功后的成年獅、虎,會將獵物活著帶回幼崽面前,讓幼崽學習狩獵一樣。
因為作為統治者,劉榮實在太清楚華夏的統治者們,是一群怎么樣的貨色了。
吳王夫差;
勵精圖治的時候,那是女色都不近,結果一俟滅了越國,就開始白日喧淫,夜夜笙歌。
唐玄宗李隆基;
前半輩子做得多好,愣是將李唐王朝,推上了華夏文明從未有過的頂點!
結果一有成績了就飄,一場安史之亂,沒差點成了李唐的亡國之君。
說白了,華夏文明也好,其他文明也罷——只要是統治者,其實都是一樣的。
有事兒壓在心里,有目標擺在面前的時候,這些統治者,能迸發出苦行僧一般的堅韌意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可一旦目標達成,失去目標的統治者們,就會在精神空虛中,深陷于享樂的深淵。
就像后世,絕大多數中了彩票,一夜暴富的人,多半會在短時間內迅速返貧,并一蹶不振。
——因為目標沒了。
原本需要努力工作,升職加薪,養家糊口,接過一張彩票,就把一切都給搞定了;
剩下的后半輩子,都不知道該干什么了,只能是把前半輩子想做沒做成的事兒,都挨個來上一遍。
做完了,又沒事兒干了,就只能尋求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甚至不符合法律規定的異樣刺激。
不單窮人驟富會如此——絕大多數富二代、三代們,也同樣如此。
優渥的出身,幾乎讓他們的人生,再也剩不下任何需要為之努力、需要拼命探索的東西;
再加上父、祖輩出身寒微,吃了太多的苦,就不舍得讓自己的子孫吃苦,更驅使著他們,為子孫后代盡可能掃除障礙。
當普通人家的孩子,還在家里咿呀學語,拿著卡片認數字的時候,他們可能已經上了私立幼兒園;
當普通人家的孩子,為了那一場決定人生軌跡的大考,而寒窗苦讀的時候,正處于叛逆期的他們,卻可能已經開始過上了奢靡的生活。
成人前后,那場大考結束,普通人家的孩子有人歡喜有人愁;
他們則頂多是被恨鐵不成鋼的父、祖輩臭罵一頓,然后費人脈和財富,送到國外去鍍金。
說是鍍金,連那場大考都沒耐心應付的‘哥’‘爺’們,到了國外顯然也不會秒變乖寶寶。
幾年時間被蹉跎,還能是個‘人’就已是萬幸——未必就沒有走上歧途,變成行尸走肉的。
‘學成’歸來,也是人生開掛模式。
什么工作、事業、房車彩禮,什么娶妻生子——父祖輩都給安排的妥妥帖帖,根本不需要操半點心。
人到中年,父祖輩也退居幕后了,有點上進心的,跟著父祖輩學著點,勉強接手家族產業,也夠往后幾代人揮霍。
紈绔些的,指不定就等著長輩咽氣,好將父、祖積攢數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家業揮霍一空。
后世如此,當今漢室也毫不例外。